野史
指正史上無紀錄,或者正史上紀錄為「傳聞」的史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野史又稱稗史,是指未記載於正史,或者正史上紀錄為「傳聞」的史事,或非「正史」的民間編纂史書,或記載道聽途說、民間流傳的故事,以及據此編撰的史書。野史不一定是虛構的。例如,《漢書·藝文志》引如淳之言,「細米為稗,街談巷說,甚細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
![]() |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23年1月30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1月30日) |
余嘉錫《小說家出於稗官說》認爲「稗官者天子之士也」。周楞伽《稗官考》反對稗官是「天子之士」說。
由於不少正史編修皆受統治階級或特定價值觀之人群把持,例如中國歷朝正史數千年皆儒家士大夫集團把持編修,勝者為王,須符合儒學意識形態單一標準取捨,多有曲筆或偏袒隱瞞,造成紂王「天下之惡皆歸焉 」,因此正史也不一定就是真相,如苻堅涉嫌改史[1],一些學者認為唐太宗因玄武門之變而亦涉嫌改史[2]。野史在研究歷史挖掘真相上,頗具參考價值及貢獻,不宜輕忽。
中國歷史的例子
歐洲歷史的例子
日本歷史的例子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