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陶宛縣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立陶宛的領土劃分為十個縣(單數:apskritis、複數:apskritys),全都以縣治為名。下分為60個市鎮(單數:savivaldybė、複數:savivaldybės),包括9個城市型市鎮、43個地區型市鎮和8個市鎮[1]。每個市鎮再分為若干長老區(單數:seniūnija、複數:seniūnijos)。目前的區劃於1994年制訂並於2000年稍作修改。

縣由維爾紐斯中央政府派出的縣長(單數:apskrities viršininkas、複數:apskrities viršininkai)所管理。其首要職責為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此外他們就沒有太多的權力。另外由於其中兩個縣下各只有四個市鎮,有人認為十個縣數目太多。由此,在2010年7月1日取消了縣級行政機構,但各個縣份作為統計和報告用途而保留。

目前的縣不應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期獨立的立陶宛的縣混淆起來。當時的立陶宛具有一個兩層的行政區劃架構:縣下面稱為valsčius)。目前的行政區劃有三層:縣、市鎮、長老區。

Remove ads

地圖

本地圖以不同顏色表示各縣,並以線條表示各市鎮。七個城市型市鎮和三個市鎮以數字標示。

1 - 維爾紐斯市
2 - 考納斯市
3 - 克萊佩達市

4 - 帕內韋日斯市
5 - 希奧利艾市
6 - 阿利圖斯市

7 - 比爾什托納斯
8 - 帕蘭加市
9 - 維薩吉納斯
10 - 內林加

Thumb

列表

更多資訊 縣名, 縣治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