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笠間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笠間藩
Remove ads

笠間藩(日語:笠間藩かさまはん Kasama-han */?)是位於日本常陸國茨城郡日語茨城郡笠間(現茨城縣笠間市)的,成立於慶長6年2月1日(1601年3月5日),慶長14年3月26日(1609年4月30日)一度廢藩,慶長17年(1612年)7月重新立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藩高峰期石高達八萬石,藩廳笠間城日語笠間城藩校日語藩校是時習館,常陸國領的人口是3,855戶17,288人,奧州領則是2,781戶11,254人[1]

快速預覽 笠間藩, 城持(日語:城主大名) ...

江戶藩邸日語江戸藩邸方面,在本庄家日語本庄氏時期的元祿年間(1688年至1704年),屋敷位練塀町(現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練塀町台東區秋葉原一帶)以及小川町西部(現千代田區神田小川町一丁目一帶)。在井上家時期的寬文12年(1672年),屋敷位於濱町(現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濱町二至三丁目一帶),天和元年(1681年)時在神田橋日語神田橋 (日本橋川)享保3年(1718年)時的上屋敷位於西鄉丸下,中屋敷位於染井[1][2],下屋敷位於青山御殿(現東京都港區元赤坂二丁目的迎賓館赤坂離宮附近[3][4][5]),享保17年(1732年)和元文6年(1741年)時上屋敷位於數寄屋橋日語数寄屋橋,中屋敷在六間堀(現東京都墨田區千歲三丁目一帶[6]),下屋敷仍然在青山御殿[1]

牧野家日語三河牧野氏時期的寶曆5年(1755年),上屋敷位於日比谷(現千代田區有樂町一丁目的日比谷Chanter日語東宝日比谷ビル),中屋敷位於濱町(現日本橋濱町二丁目的明治座),下屋敷位於鐵砲洲(現中央區一至二丁目一帶[2]),萬延2年(1861年)時僅下屋敷改設於巢鴨(現東京都豐島區巢鴨地區日語巣鴨町西巢鴨地區日語西巣鴨町[2])和本所(現東京都江東區北砂二丁目的進開橋南詰路口)[1][7]

Remove ads

歷史

慶長6年2月1日(1601年3月5日),松平康重武藏騎西二萬石加增至笠間三萬石,慶長13年(1608年)秋天獲加增至丹波篠山五萬石。相對地,小笠原吉次日語小笠原吉次在同年9月從下總佐倉二萬八千石加增至笠間三萬石[1][8],慶長14年3月26日(1609年4月30日)受到松平忠吉御家騷動牽連而被改易。同年,笠間城日語笠間城成為常陸下館大名水谷勝隆日語水谷勝隆預地日語預地,翌年由常陸志筑旗本本堂茂親接管,領地則作為幕府領,由代官大河內金兵衛負責管治[1]

慶長17年(1612年)7月,松平康長從下總古河二萬石加增至笠間三萬石,他其後憑在大坂之役中立下的戰功,於元和2年(1616年)獲加增至上野高崎五萬石[1][9]。元和3年10月13日(1617年11月11日),永井直勝日語永井直勝從上野小幡一萬七千石加增至笠間三萬二千石[1][10],元和5年(1619年)獲加增常陸國新治郡日語新治郡二萬石,石高升至五萬二千石左右,元和8年12月7日(1623年1月7日)獲加增至下總古河七萬二千石[1][11]。同年,淺野長重從常陸真壁五萬石加增至笠間五萬三千五百石,其子淺野長直日語浅野長直在位期間於笠間城下興建了下屋敷,正保2年6月22日(1645年8月13日)轉封日語転封播磨赤穗五萬三千石[1][12]

正保2年6月27日(8月18日),井上正利日語井上正利遠江橫須賀四萬七千五百石加增至笠間五萬石[1][13],他在慶安2年(1649年)實施笠間藩最後一次的全領檢地元祿5年11月12日(1692年12月19日),正利之子井上正任日語井上正任轉封至美濃郡上五萬石,翌日本庄宗資日語本庄宗資從下總足利二萬石加增至笠間四萬石[1][14],元祿7年4月1日(1694年4月24日)再加增至五萬石。元祿15年9月12日(1702年11月1日),宗資之子本庄資俊日語松平資俊獲加增至遠江濱松七萬石。同年9月28日(11月17日),正任之子井上正岑日語井上正岑從常陸下館五萬石轉封至笠間五萬石,享保3年3月3日(1718年4月3日)獲加增下野國芳賀郡,石高增加至六萬石[1][15]

延享4年3月19日(1747年4月28日),正岑之孫井上正經日語井上正経轉封至陸奧六萬石,與此同時京都所司代牧野貞通日語牧野貞通日向延岡八萬石轉封至笠間八萬石[16]寬延2年11月18日(1749年12月27日),貞通之子牧野貞長日語牧野貞長繼位,同年12月15日(1750年1月22日),美濃國近江國河內國丹波國,總共三萬石領地替地日語替地至陸奧國磐前郡日語磐前郡田村郡磐城郡日語磐城郡,並且在磐城郡中神谷(現福島縣磐城市日語平 (いわき市)中神谷日語神谷村 (福島県)[17])設置陣屋明和6年8月26日(1769年9月25日),貞長出任寺社奉行安永6年9月15日(1777年10月15日)就任大坂城代天明元年5月11日(1781年6月2日)擔任京都所司代,天明4年5月11日(1784年6月28日)獲任命為老中[1]

戊辰戰爭爆發後,牧野貞直日語牧野貞直作為最後一任大坂城代,他選擇支持新政府軍日語官軍,先後囚禁和處死藩內的佐幕藩士,其後笠間藩兵在前往結城支援的路上不敵江戶幕府的草風隊。慶應4年6月19日(1868年8月7日),神谷陣屋遭到磐城平藩兵攻擊,駐守陣屋的笠間藩兵唯有撤退,同年7月13日(8月30日),笠間藩和日向佐土原藩的援軍進軍至磐城平城日語磐城平城,最終笠間藩在沒有死傷的情況下成功擊敗敵軍。其後,笠間藩兵負責在磐城平城和小名濱日語小名浜一帶戒備,弘道館戰爭日語弘道館戦争後回到藩領。明治元年12月5日(1869年1月17日),貞直將家督之位讓予牧野貞寧日語牧野貞寧,翌年笠間藩憑其戰功獲賞賜五千兩賞典金,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1][18]

Remove ads

歷任藩主

更多資訊 大名家, 家格 ...
Remove ads

領地

笠間藩領如下,基於相給也有可能同時是皇室領日語皇室財産公家領日語公家領幕府領、其他藩領、旗本領或寺社領日語寺社領

更多資訊 令制國, 郡 ...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