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是太平洋戰爭中在印度、緬甸、泰國、馬來亞和新加坡進行的一系列戰役的總稱,由大日本帝國為搶奪橡膠、石油等天然資源而進攻此地區的歐美殖民地所引發。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1月16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1月16日) |
東南亞戰區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 |||||||
![]() 緬甸遠征軍橫跨河流準備與日軍作戰,1943年(民國32年). | |||||||
| |||||||
參戰方 | |||||||
其他抗日組織: ![]() ![]() ![]() ![]() ![]() 日本人民解放聯盟 |
![]()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兵力 | |||||||
341,400人 33艘軍艦 492架飛機 41艘潛艇 20輛坦克 |
582,700人 70艘軍艦 18艘潛艇 708架飛機 134輛坦克 | ||||||
傷亡與損失 | |||||||
82,200人傷亡 202,700人被俘 | 222,000人傷亡 |
歷史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