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珍·芳達
美国女演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珍·西摩兒·芳達(英語:Jane Seymour Fonda,1937年12月21日—),美國女演員,1971年她在《柳巷芳草》中扮演一位狡猾的應召女郎,並因此獲得1972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又以1978年的《榮歸》獲得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2014年獲得第42屆美國電影學會(AFI)頒發的「終身成就獎」。[1]2017年獲得第74屆威尼斯影展「榮譽金獅獎」。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3月5日) |

珍·芳達於越戰間的反文化運動中活躍。她1972年到北越慰問兒童,並在北越一座高射炮旁留影,被稱為「河內的珍」(Hanoi Jane),因而被當時的社會大眾廣泛批評[2]。
Remove ads
生平
1950年10月14日,芳達的母親在精神病院用刀片割斷了自己的喉嚨自殺身亡。當時年僅12歲的芳達更加孤獨,她曾試圖自殺,但沒有成功。她畢業於紐約州瓦薩學院。
1972年越戰期間,珍·芳達親赴河內慰問北越兒童,並通過電台向西貢美軍心戰喊話:「在美軍飛機上裝置炸彈乃是非法的,投擲炸彈乃是戰犯行為。」她頭戴鋼盔,在北越一座高射炮旁留影,被稱為「河內的珍」(Hanoi Jane),成為反戰明星。當時反戰人士對此亦不以為然,一般人甚至罵她叛國,這些行為影響美國1970年代的嬉皮潮。2003年她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當時很累,坐在高炮上是隨意的事,沒有冒犯美國軍人的意思,但她將後悔照片被用於宣傳和堅持反戰區分開來。此外她還反擊歸來戰俘的被虐說,在1973年告訴紐約時報說「我相信有虐待行為,但如果說這是系統的政策,那是謊言」。她還稱歸來戰俘為「撒謊者」「偽君子」[3][4]說戰俘是「軍事職業者、專業殺手」「盡力想讓自己看上去清白,但是他們是戰犯」[5]有網絡說法稱她將戰俘遞給家人的條子轉交給越軍官使得戰俘被打死但此說被基本推翻[6]。2005年海軍老兵Michael A. Smith在堪薩斯簽名售書會上吐了她臉上一口嚼煙,隨後因行為不檢被捕,他說「我們有很多老兵等這一天很久了」「她往我們臉上吐了37年」芳達拒絕告上法庭。[7][8]她在2005年的自傳中說是被騙到高炮上去的,她從沒想要讓照片被這樣利用。2011年她在個人主頁上說對所有她造成傷害的軍人和家庭致歉。[9]
家庭
父親亨利·方達是奧斯卡影帝、好萊塢巨星,母親法蘭西絲·西摩爾·波卡(Frances Seymour Brokaw)。胞弟彼得·方達也是演員。
首任丈夫羅傑·華汀(Roger Vadim)是法國導演,芳達事業上的成功要歸功於他,但這次的婚姻並不美滿。芳達在自傳中形容他是「殘忍和古怪的人」,還自爆羅傑曾強迫芳達邀請其他女人與他們夫妻一起在床上狂歡。
第二任丈夫湯姆·海登是美國政治人物。兩人的婚禮於1973年1月舉行。這場婚姻在17年後以離婚收場,芳達在自傳寫道:「在我51歲生日的那個夜晚,海登向我宣佈,他愛上了另一個女人。」
第三任丈夫泰德·特納是美國傳媒大亨。這次的婚姻仍是分手收場,據傳曾拍下三人性愛錄影帶。
政治立場
珍·芳達是激進的民主黨支持者,他的父親亨利·方達雖然也是民主黨支持者,但是仍與支持共和黨的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韋恩是朋友與工作夥伴。珍·芳達因為黨派之見,拒絕了兩名父執輩的友誼,並長期與他們關係緊張。同時珍·芳達也是環保主義者。2019年10月珍·芳達在國會山莊外參加氣候變遷示威活動時一度被捕[10]。
軼事
芳達小時候被父親稱作「胖女孩」,於是芳達一生都在減肥,1980年代她發明減肥操,並風靡全球,她的書被翻譯成19種文字,還拍了錄影帶。1980年代芳達與父親共同演出了電影《金色池塘》,父女之間的恩怨得到了和解。
演出作品
Remove ads
引用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