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管吻刺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管吻刺魚(學名:Aulorhynchus flavidus)為管吻魚科(學名:Aulorhynchidae)、管吻刺魚屬的唯一物種,屬條鰭魚綱鱸形目鮋亞目魚類。[1]
Remove ads
命名
本魚的屬名「Aulorhynchus」的字根「Aulors」(希臘語:αὐλός,羅馬化:aulós)意為「笛」,「rhyngchos 」(希臘語:ῥῠ́γχος,羅馬化:rhŭ́nkhos)意為「吻」,以此形容此魚的嘴吻細長。[1]
種小名flavidus拉丁語意為「黃色」,形容此魚體色泛黃褐色。
分布範圍
本魚為溫帶魚類,分布於北半球東太平洋,從美國阿拉斯加州矽地卡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 蓬塔班達沿岸,範圍從北緯59度至北緯14度、西經136度至西經83度。[1]
形態特徵
本魚為小型魚類,最大體長可逹18公分,體形細長,背鰭硬棘24-27枚、軟條9-10枚,臀鰭硬棘1枚、軟條9枚。棘狀背鰭由一列小棘構成,彼此不連接於鰭膜上;軟背鰭呈三角形,位於體後方;尾鰭小且細分叉;臀鰭的棘小而寬,整體形狀與軟背鰭相對應;胸鰭截形。[1]
體色為淡褐色斑駁,自背部的橄欖綠至黃褐色不等;腹部為乳白色;鰓蓋與胸鰭之間有一塊明亮的銀色斑塊,延伸至喉部,上方有一道黑色條紋,經過眼部延伸至吻部;繁殖期雄魚吻部鮮紅,且具有發光吻部。[1]
生態習性
本魚常見於海帶叢、海草床、岩區及沙質海底,常在水而附近成群出沒,偶爾也會在離岸遠處集聚成群。本魚喜食甲殼類和幼魚。[1]
本魚繁殖時會築巢,魚巢通常在海帶中。雄魚有領地意識併會守衛魚巢。[1]
經濟利用
本魚為漁業經濟對象、水族館的觀賞魚。[1]
分類
本科屬鱸形目鮋亞目刺魚總科,其演化位置如下[2][3][4]:
刺魚總科 |
| ||||||||||||
Gasterosteoidea |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