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粉紅椋鳥
椋鳥科粉紅椋鳥屬下唯一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粉紅椋鳥(學名:Pastor roseus,英語:Rosy starling、Rose-coloured starling),俗稱鐵甲兵、緋椋鳥,為雀形目椋鳥科粉紅椋鳥屬(Pastor)下唯一的物種。[2]這個物種分佈於東歐、西伯利亞、西亞、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甘肅、西藏、上海等地,常見於開闊耕地、草原等地以及營巢於石堆、洞穴或地面上。[2]
| ||||||||||||||||||||||||||||||||||||||||||||||||||||||
2008年所建立的支序圖[3][4] |
該物種由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於1758年描述,歸於鶇屬下。[2][5]1815年,荷蘭動物學家康拉德·雅各·特明克建立了粉紅椋鳥屬,是該屬下唯一的成員。[6][7]其學名均來自拉丁語,其中屬名Pastor來自於同名拉丁語,意指牧羊人;而種小名roseus則意為「玫瑰紅色的」。[8]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士。[9]:727沒有其他亞種。[2]
粉紅椋鳥的體長約21公分,體重60—88公克,是一種中等椋鳥。[9]:727[10]成鳥眼睛虹膜為深棕色;鳥喙主要為黑色,但視季節有變化;腿腳處呈黃色。[9]:727雄鳥胸、肩至腹部之間呈淡粉紅色,其餘多呈黑(棕)色;雌鳥則稍黯淡,頭部冠羽較短。[9]:727[11]幼鳥整體呈暗沙褐色,喉部白色,下喙淡黃色。[11]其鳥喙寬平均約5.2公釐、深平均約6.3公釐、嘴峰長平均約23.0公釐;翼長平均約128.9公釐;跗蹠約30.1公釐;尾長約71.0公釐。[10]

粉紅椋鳥在繁殖季期間以蝗蟲和蚱蜢為其主要食物,成鳥每天能捕捉三四百隻蝗蟲,進食數量在120至170隻;非繁殖季期間則會食用水果。[9]:727[12]這個物種的繁殖季介於五月至七月之間,採一夫一妻制,主要受到食物供應量決定是否繁殖。[9]:727每次產3—6枚淡藍色至天藍色之間的卵,雙親輪流孵化15天左右;約24天後可離巢。[9]:727牠們是遷徙性的鳥類,主要黑海以西至中國大陸西部之間繁殖,在印度和東南阿拉伯半島之間的區域過冬。[11]
這個物種的整體族群數量約介於45萬—200萬隻之間。[13]其族群數量龐大,雖然分佈範圍並未被完全確認而趨勢不明,但仍不被認為會需要被近一步歸類。[13]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際鳥盟藉此將粉紅椋鳥列為無危物種。[1][1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