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粵台客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粵台客語,又稱客家語粵台片,是客家語的一個支系,主要分佈在中國廣東省東部、香港新界地區(香港原居民及客家人的社區)以及台灣一些客家人社區。當中梅縣話被認為是客家語的代表音。而同樣屬於粵台片的四縣話也是台灣的主要客家語口音之一。
Remove ads
劃分與特點
對於客家語的劃分一般有兩個版本,而兩個版本的粵台片也不盡相同。2007年版的劃分在1987年版本的基礎上加入了原有的粵中片、惠州片方言點。[1][3]
參照中國社科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的1987年版《中國語言地圖集》將中國客家語分成八個大片,粵台片為其中之一。 在廣東省4個大片當中,粵台片的主要特點是[m n ŋ p t k]韻尾俱全和第一人稱「我」讀[ŋai]。而粵台片又能分為嘉應小片、興華小片、新惠小片和韶南小片四個小片。
謝留文、黃雪貞在《客家方言的分區》將中國客家語分成八個大片,其中粵台片共分佈在40個縣市和地區。其中可再細分為兩個小片。主要特點是6個調類,平入分陰陽,上去不分陰陽。陰平為高平調,少數中升或高升調;陽平有兩類,分別是低平或低降調和升調。上聲為低降調,去聲為高降調。入聲是陰入調值低,陽入調值高。再根據陽平調的調值再細分為兩類:
參見
註釋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