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卡薩維蒂
美国电影导演(1929—198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翰·尼古拉斯·卡薩維蒂(英語:John Nicholas Cassavetes,1929年12月9日—1989年2月3日)是一位美國電影導演、演員與製作人,被認為是美國獨立電影的先驅。1980年,他執導的《女煞葛洛莉》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Remove ads
作品
作為演員
- 1951年:《十四小時》(Fourteen Hours)
- 1953年:《的士艷事》(Taxi)
- 1955年:《驚心重重》(The Night Holds Terror)
- 1956年:《街頭爭霸》(Crime in the Streets)
- 1957年:
- 《黑白金剛》(Edge of the city)
- 《哈瓦那事件》(Marvin & Tige)
- 1958年:
- 《風中雙騎》(Saddle the Wind)
- 《世外桃源》(Virgin Island)
- 1959年:《影子》(Shadows)
- 1961年:《慢奏藍調》(Too Late Blues)
- 1962年:《韋伯斯特男孩》(The Webster Boy)
- 1963年:《天下父母心》(A Child Is Waiting)
- 1964年:《狂龍怒虎一嬌鳳》(The Killers)
- 1967年:
- 《魔鬼天使》(Devil's Angels)
- 《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
- 1968年:
- 《失嬰記》(Rosemary's Baby)
- 《羅馬飛車賊》(Roma come Chicago)
- 1969年:
- 《鋌而走險》(Gli intoccabili)
- 《何日卿再來》(If it's Tuesday, this must be Belgium)
- 1970年:《大丈夫》(Husbands)
- 1971年:《米妮與莫斯寇維茲》(Minnie and Moskowitz)
- 1975年:《霸王卡彭》(Capone)
- 1976年:
- 《兩分鐘警告》(Two-Minute Warning)
- 《麥基與尼基》(Mikey and Nicky)
- 1977年:
- 《英雄》(Heroes)
- 《首演之夜》(Opening Night)
- 1978年:
- 《怒火特攻隊》(The Fury)
- 《目標大作戰》(Brass Target)
- 1981年:《這究竟是誰的生命》(Whose Life Is It Anyway?)
- 1982年:
- 《連環煞》(The Incubus)
- 《暴風雨》(Tempest)
- 《理髮》(The Haircut)
- 1983年:《馬文和泰格》(Marvin & Tige)
- 1984年:《愛的激流》(Love Streams)
作為導演
- 1959年:《影子》(Shadows)-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 1961年:《慢奏藍調》(Too Late Blues)
- 1963年:《天下父母心》(A Child Is Waiting)
- 1968年:《面孔》(Faces)- 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 1970年:《大丈夫》(Husbands)- 提名金球獎最佳劇本
- 1971年:《米妮與莫斯寇維茲》(Minnie and Moskowitz)
- 1974年:《權勢下的女人》(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金球獎最佳劇本、提名金球獎最佳導演
- 1976年:《暗殺中國賭徒事件》(The Killing of a Chinese Bookie)
- 1977年:《首演之夜》(Opening Night)
- 1980年:《女煞葛洛莉》(Gloria)- 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 1984年:《愛的激流》(Love Streams)- 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
- 1986年:《大麻煩》(Big Trouble)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
-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獨立製片的先行者:約翰卡薩維蒂》,田園城市,ISBN 9789867009807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