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薩克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翰·薩克森(英語:John Saxon,港譯:尊·薩遜,1936年8月5日—2020年7月25日)是美國已故演員及導演,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出生名卡邁恩·奧里克(英語:Carmine Orrico)。薩克森在職業生涯中參演了200多部電影和電視節目,經常在劇中塑造警察和偵探的角色。1954年出道時曾出演過由導演喬治·庫克所執導的兩部歌舞愛情故事喜劇電影《模特兒趣事(英語:It Should Happen to You)》和《星海浮沉錄》。1973年,他因在李小龍生前最後一部完整完成的武打電影《龍爭虎鬥》中飾演羅柏而為人所知。2020年薩克森因肺炎去世,享壽83歲。[1]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3年2月13日) |
快速預覽 約翰·薩克森John Saxon, 男演員 ...
約翰·薩克森 John Saxon | |||||||||||
---|---|---|---|---|---|---|---|---|---|---|---|
![]() | |||||||||||
男演員 | |||||||||||
別名 | 約翰·薩克森(港譯:莊·沙臣) | ||||||||||
國籍 | ![]() | ||||||||||
出生 | 卡邁恩·奧里克(Carmine Orrico) (1936-08-05)1936年8月5日 | ||||||||||
逝世 | 2020年7月25日(2020歲—07—25)(83歲) | ||||||||||
死因 | 肺炎 | ||||||||||
墓地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義工公園湖景公墓(英語:Lake View Cemetery (Seattle)) | ||||||||||
職業 | 演員、導演 | ||||||||||
教育程度 | 新烏德勒高中(英語:New Utrecht High School)、美國藝術戲劇學院 | ||||||||||
配偶 | 瑪麗·安·薩克森(1967年結婚;1989年離婚) 伊莉莎白·薩克森(1987年結婚;1992年離婚) 格洛麗亞·馬泰爾(2008年結婚;2020年結束) | ||||||||||
兒女 | 1個兒子安東尼奧·薩克森 | ||||||||||
出道日期 | 1954年(時年18歲) | ||||||||||
出道作品 | 《模特兒趣事(英語:It Should Happen to You)》(1954年;主演由茱蒂·哈樂黛、彼得·勞福德、傑克·李蒙、麥克·奧沙(英語:Michael O'Shea (actor));導演為喬治·庫克) 《星海浮沉錄》(1954年;主演由茱蒂·嘉蘭、詹姆士·梅遜、傑克·卡森(英語:Jack Carson)、查爾斯·比克福德(英語:Charles Bickford);導演為喬治·庫克) | ||||||||||
代表作品 | 《狂野奔跑(英語:Running Wild (1955 film))》(1955年;主演由威廉·坎貝爾、瑪米·範·多倫(英語:Mamie Van Doren)、基南·懷恩(英語:Keenan Wynn)、凱瑟琳·凱斯(英語:Kathleen Case);導演為阿伯納·比伯曼(英語:Abner Biberman)) 《龍爭虎鬥》(1973年;主演由李小龍和薩克森及吉姆·凱利;導演為勞勃·高洛斯(英語:Robert Clouse)) 電視節目: 《CSI犯罪現場》 (出演第一集) | ||||||||||
活躍年代 | 1954年至2020年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
關閉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1936年8月5日,薩克森出生於美國的紐約布魯克林區,他的出生名是卡邁恩·奧里克(英語:Carmine Orrico),他的父親是一名碼頭工人,母親是移民美國的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大區人。高中時,薩克森進入新烏德勒高中(英語:New Utrecht High School)就讀。
職業生涯
薩克森在父母的允許下與Willson簽約,起藝名為約翰·薩克森。1954年,18歲時在表演教練史岱拉(英語:Stella Adler)的指導下,就此進入演藝圈展開了他的演藝生涯,客串出演了由導演喬治·庫克所執導的兩部歌舞愛情故事喜劇電影《模特兒趣事(英語:It Should Happen to You)》和《星海浮沉錄》。4月他以每週150美元的價格與環球影城簽約。
薩克森的第一個重要角色是在犯罪黑色電影《狂野奔跑(英語:Running Wild (1955 film))》中所飾演的文森·波米洛伊。此後薩克森便出演了多部恐怖片和西部片、犯罪片以及奇幻片或科幻片等多種類型的影視作品。
1973年,薩克森與李小龍和吉姆·凱利共同主演了武打電影《龍爭虎鬥》,在劇中他所飾演的角色是羅柏,並與楊斯精彩對打而一幕成經典。
作品列表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年份 | 標題 | 角色 | 導演 |
---|---|---|---|
1954年 | 《模特兒趣事(英語:It Should Happen to You)》 | 在公園裡觀看爭論的男孩 | 喬治·庫克 |
《星海浮沉錄》 | 電影首映典禮招待員 | 喬治·庫克 | |
1955年 | 《狂野奔跑(英語:Running Wild (1955 film))》 | 文森·波米洛伊 | 阿伯納·比伯曼(英語:Abner Biberman) |
1956年 | 《梨花劫(英語:The Unguarded Moment (film))》 | 倫納德·班尼特 | 哈里·凱勒(英語:Harry Keller) |
《搖滾,漂亮寶貝(英語:Rock, Pretty Baby)》 | 吉米·戴利 | 理察·巴特利特(英語:Richard Bartlett) | |
1957年 | 《夏日之戀(英語:Summer Love (1958 film))》 | 吉米·戴利 | 查爾斯·F·哈斯(英語:Charles F. Haas) |
1958年 | 《少女嬉春(英語:This Happy Feeling)》 | 比爾·崔米納 | 布萊克·愛德華 |
《春閨初戀(英語:The Reluctant Debutante (film))》 | 大衛·帕克森 | 文生·明尼利 | |
《不安的歲月(英語:The Restless Years)》 | 威爾·亨德森 | 赫爾穆特·考特納(英語:Helmut Käutner) | |
1959年 | 《鐵漢尤物(英語:Cry Tough (film))》 | 米格爾·安東尼奧·恩里科·法蘭斯高·埃斯特拉達 | 保羅·史丹利(英語:Paul Stanley (director)) |
《歷劫鴛盟(英語:The Big Fisherman)》 | 沃爾迪王子 | 法蘭克·鮑才奇 | |
1960年 | 《恩怨情天(英語:The Unforgiven (1960 film))》 | 強尼·波圖加爾 | 約翰·休斯頓 |
《瓊樓春夢(英語:Portrait in Black)》 | 布雷克·理查茲 | 麥克·高登(英語:Michael Gordon (film director)) | |
《掠奪者(英語:The Plunderers (1960 film))》 | 朗登 | 約瑟夫·佩夫尼(英語:Joseph Pevney) | |
1961 | 《凱旋天堂村(英語:Posse from Hell)》 | 西摩·柯恩 | 赫伯特·科爾曼(英語:Herbert Coleman) |
1962年 | 《獵戰》 | 二等兵雷蒙德·恩多爾 | 丹尼斯·桑德斯 |
《渡假留香(英語:Mr. Hobbs Takes a Vacation)》 | 拜倫·格蘭特 | 亨利·科斯特(英語:Henry Koster) | |
《阿戈斯蒂諾(英語:Agostino (film))》 | 倫佐 | 莫洛·鮑羅尼尼(英語:Mauro Bolognini) | |
1963年 | 《魔眼》 | 托馬塞洛·巴西博士 | 馬里奧·巴瓦(英語:Mario Bava) |
《紅衣主教(英語:The Cardinal)》 | 班尼·蘭佩爾 | 奥圖·普里明傑 | |
1964年 | 《洞穴電影(英語:The Cavern (1964 film))》 | 二等兵喬·克萊默 | 艾德傑·亨莫(英語:Edgar G. Ulmer) |
1965年 | 《只有勇敢復仇人知道地獄(英語:Only the Brave Know Hell)》 | 克米特·道林上尉 | 艾迪·羅米洛(英語:Eddie Romero) |
《來自外太空的夜間來電者(英語:Night Caller from Outer Space)》 | 傑克·科斯坦博士 | 約翰·吉林(英語:John Gilling) | |
1966年 | 《血腥皇后(英語:Queen of Blood)》 | 艾倫·布倫納 | 柯提斯·哈林頓(英語:Curtis Harrington) |
《種馬(英語:The Appaloosa)》 | 崔曼·麥納 | 薛尼·J·佛里(英語:Sidney J. Furie) | |
《末日飛行(英語:The Doomsday Flight)》(電視電影) | 喬治·杜塞特 | 威廉·葛拉漢(英語:William Graham (director)) | |
1967年 | 《溫徹斯特73(英語:Winchester 73)》(電視電影) | 達金·麥克亞當 | 赫歇爾·多爾蒂(英語:Herschel Daugherty) |
1968年 | 《僅限單身人士(英語:For Singles Only)》 | 布雷特·亨德利 | 亞瑟·德賴弗斯(英語:Arthur Dreifuss) |
《江湖三妙賊(英語:One Dollar Too Many)》 | 克萊·華生 | 恩佐·G·卡斯特拉里(英語:Enzo G. Castellari) | |
《伊斯坦布林快車(英語:Istanbul Express (film))》(電視電影) | Cheval | 理察·歐文(英語:Richard Irving (director)) | |
1969年 | 《槍手之死(英語:Death of a Gunfighter)》 | 盧·塔勒尼德 | 勞勃·托頓(英語:Robert Totten)、唐納·席格 |
1970年 | 《殺手連(英語:Company of Killers)》(電視電影) | 戴夫·普勒 | 傑瑞·索普(英語:Jerry Thorpe) |
《入侵者(英語:The Intruders (1970 film))》(1967年拍攝的電視電影) | 比利·皮耶 | 威廉・葛拉漢(英語:William Graham (director)) | |
1971年 | 《金街先生的戰爭(英語:Mr Kingstreet's War)》 | 吉姆·金街 | 珀西瓦爾·魯本斯(英語:Percival Rubens) |
1972年 | 《猛龍煞星(英語:Joe Kidd)》 | 路爾斯·夏瑪 | 約翰·司圖加 |
《我親吻手(英語:I Kiss the Hand)》 | 加斯帕爾·阿迪臣 | 維托里奧·史瑞迪(英語:Vittorio Schiraldi) | |
1973年 | 《龍爭虎鬥》 | 羅柏 | 勞勃·高洛斯(英語:Robert Clouse) |
《誘拐(英語:Snatched (1973 film))》(電視電影) | 保羅·馬克斯維爾 | 薩頓·羅利(英語:Sutton Roley) | |
《琳達(英語:Linda (1973 film))》(電視電影) | 傑夫·布拉登 | 傑克·史麥特(英語:Jack Smight) | |
1974年 | 《老大凍未條(英語:Black Christmas (1974 film))》 | 肯尼斯·富勒中尉 | 鮑伯·克拉克 |
《行星地球(英語:Planet Earth (film))》(電視電影) | 狄倫·亨特 | 馬克·丹尼爾斯(英語:Marc Daniels) | |
《能救愛倫(英語:Can Ellen Be Saved)》(電視電影) | 詹姆士·哈爾貝克 | 哈維·哈特(英語:Harvey Hart) | |
1975年 | 《交叉火力(英語:Crossfire)》(電視電影) | 戴夫·安布羅斯 | 威廉·海爾(英語:William Hale (director)) |
《奇怪的新世界(英語:Strange New World (film))》(電視電影) | 安東尼·維科上尉 | 勞勃·巴特勒(英語:Robert Butler (director)) | |
1976年 | 《瑞士陰謀(英語:The Swiss Conspiracy)》 | 勞勃·海耶斯 | 傑克·阿諾德(英語:Jack Arnold (director)) |
《奪命太陽下(英語:Strange Shadows in an Empty Room)》 | 內德·馬修中士 | 亞柏托·迪·馬提諾(英語:Alberto De Martino) | |
《暴力那不勒斯(英語:Violent Naples)》 | 弗朗切斯科·卡普阿諾 | 翁貝托·朗齊(英語:Umberto Lenzi) | |
《馬克再次出擊(英語:Mark Strikes Again)》 | 奧爾特曼探長 | 史特爾維歐·馬西(英語:Stelvio Massi) | |
《特攻警察(英語:Special Cop in Action)》 | 吉恩·阿爾貝特利 | 馬利諾·治路拉米(英語:Marino Girolami) | |
《交叉射擊(英語:Cross Shot)》 | 雅各維拉專員 | 史特爾維歐·馬西(英語:Stelvio Massi) | |
《奇襲恩培德(英語:Raid on Entebbe (film))》(電視電影) | 本亞明·佩萊德將軍 | 爾文·克許納 | |
1977年 | 《憤世嫉俗者、老鼠和拳頭(英語:The Cynic, the Rat and the Fist)》 | 法蘭克·迪·馬吉奧 | 翁貝托·朗齊(英語:Umberto Lenzi) |
《月光縣快車(英語:Moonshine County Express)》 | J.B.約翰遜 | 葛斯·崔寇尼斯(英語:Gus Trikonis) | |
《三便士和優雅的女人(英語:Tre soldi e la donna di classe)》 | 喬凡尼·格里馬爾迪(英語:Giovanni Grimaldi) | ||
1978年 | 《變異蜂王(英語:The Bees (film))》 | 約翰·諾曼 | 阿爾弗雷多·薩卡里亞斯(英語:Alfredo Zacarías) |
《莎莉瑪大冒險(英語:Shalimar (1978 film))》 | 哥倫布上校 | 克里希納·沙阿(英語:Krishna Shah) | |
《移民(英語:The Immigrants (film))》(電視電影) | 艾倫·布洛克 | 艾倫·J·列維(英語:Alan J. Levi) | |
1979年 | 《快公司(英語:Fast Company (1979 film))》 | 菲爾·亞當森 | 大衛·柯能堡 |
《手套(英語:The Glove (film))》 | 山姆·凱洛格 | 羅斯·哈根(英語:Ross Hagen) | |
《突圍者(英語:The Electric Horseman)》 | 亨特·席爾斯 | 薛尼·波拉克 | |
1980年 | 《怪物(英語:Beyond Evil)》 | 拉里·安德魯斯 | 赫伯·弗里德(英語:Herb Freed) |
《食人狂(英語:Cannibal Apocalypse)》 | 諾曼·霍珀 | 安東尼·馬格赫特(英語:Antonio Margheriti) | |
《世紀爭霸戰(英語:Battle Beyond the Stars)》 | 薩多爾 | 吉米·T·穆拉卡米(英語:Jimmy T. Murakami)、羅傑·科曼 | |
《殺氣沖天(英語:Running Scared (1980 film))》 | 穆尼奧斯船長 | 保羅·格立克勒(英語:Paul Glickler) | |
1981年 | 《血腥海灘(英語:Blood Beach)》 | 皮爾森船長 | 傑佛瑞·布魯姆(英語:Jeffrey Bloom) |
《金門(英語:Golden Gate (1981 film))》(電視電影) | 蒙蒂·薩格 | 保羅·溫德古(英語:Paul Wendkos) | |
1982年 | 《拆穿西洋鏡(英語:Wrong Is Right)》 | 霍馬·哈伯德 | 李察·布魯克斯(英語:Richard Brooks) |
《熱帶雨林(英語:Una di troppo (film))》 | 塞爾吉奧·普契尼、公證人 | 皮諾·托西尼(英語:Pino Tosini) | |
《雙尾蠍謀殺案(英語:The Scorpion with Two Tails)》 | 阿瑟·巴納德 | 塞爾吉奧·馬蒂諾(英語:Sergio Martino) | |
《迷離大兇殺》 | 彼得·布爾默 | 達利歐·阿基多 | |
《慾望(英語:Desire (1982 film))》 | 喬·海爾 | 艾迪·羅米洛(英語:Eddie Romero) | |
《公雞(英語:Rooster (1982 film))》(電視電影) | 傑羅姆·布拉德曼 | 拉斯·梅貝瑞(英語:Russ Mayberry) | |
1983年 | 《失落宇宙的囚徒(英語:Prisoners of the Lost Universe)》 | 克萊爾 | 泰瑞·馬歇爾(英語:Terry Marcel) |
《竊盜戰(英語:The Big Score (1983 film))》 | 戴維斯 | 佛瑞德·威廉森 | |
《東方的野蠻人(英語:Savage in the Orient)》(電視電影) | 尼克·哥斯達 | 文森·謝爾曼(英語:Vincent Sherman) | |
1984年 | 《半夜鬼上床》 | 唐納·湯普森中尉 | 衛斯·克萊文 |
1985年 | 《狂熱球場(英語:Fever Pitch (1985 film))》 | 體育編者 | 李察·布魯克斯(英語:Richard Brooks) |
《兄弟在法律(英語:Brothers in Law (1985 film))》(電視電影) | 皇家手杖 | E·W·斯瓦克馬(英語:E.W. Swackhamer) | |
1986年 | 《鐵臂金剛(英語:Vendetta dal futuro)》 | 法蘭西斯·特納 | 塞爾吉奧·馬蒂諾(英語:Sergio Martino) |
1987年 | 《猛鬼逛街》 | 唐納·湯普森 | 查克·拉塞爾(英語:Chuck Russell) |
《黎明之屋(英語:Vendetta dal futuro)》 | 託薩馬 | 不祥 | |
《死亡之屋(英語:Death House (1987 film))》 | 戈登·伯吉斯上校 | 也是導演 | |
1988年 | 《噩夢海灘(英語:Nightmare Beach)》 | 施特賴徹 | 翁貝托·朗齊(英語:Umberto Lenzi) |
1989年 | 《我媽媽是狠人(英語:My Mom's a Werewolf)》 | 哈里·索彭 | 麥克·費薩(英語:Michael Fischa) |
《犯罪行為(英語:Criminal Act (film))》 | 赫布·譚普琳 | 馬克·拜爾斯(英語:Mark Byers) | |
1990年 | 《劫後餘生(英語:Aftershock (1990 film))》 | 奧利佛·奎因 | 法蘭克·哈里斯(英語:Frank Harris (director)) |
《末代武士(英語:The Last Samurai (1990 film))》 | 哈魯恩·哈基姆 | 保羅·梅爾斯伯格(英語:Paul Mayersberg) | |
《最終聯盟(英語:The Final Alliance)》 | 鬼魂 | 馬里奧·迪利奧(英語:Mario DiLeo) | |
《越界(英語:Crossing the Line (film))》 | 傑克·卡根 | 不詳 | |
《血液打撈(英語:Crossing the Line)》 | 克利福德·埃文斯 | 塔克·約翰斯頓(英語:Tucker Johnston) | |
1991 | 《降臨(英語:The Arrival (1991 film))》 | 米勒斯特工 | 大衛·施莫勒(英語:David Schmoeller) |
《付清(英語:Payoff)》(電視電影) | 拉斐爾·康西翁 | 史都華·庫柏(英語:Stuart Cooper) | |
《勒索(英語:Blackmail (1991 film))》(電視電影) | Gene | 魯本·普魯斯(英語:Ruben Preuss) | |
1992年 | 《最大力(英語:Maximum Force (film))》 | 富勒船長 | 約瑟夫·梅爾希(英語:Joseph Merhi) |
《地獄之主(英語:Hellmaster)》 | 瓊斯教授 | 道格拉斯·舒爾茲(英語:Douglas Schulze) | |
《成吉思汗(英語:Genghis Khan (1992 film))》 | 奇力都 | 肯·安納金 | |
1993年 | 《洋娃娃謀殺案(英語:The Baby Doll Murders)》 | 約翰·馬格利亞 | 保羅·萊德(英語:Paul Leder) |
《不逃不歸(英語:No Escape No Return)》 | 詹姆士·米謝爾 | 查爾斯·T·康加尼斯(英語:Charles T. Kanganis) | |
1994年 | 《霹靂炮》 | 奧林·桑德森 | 約翰·蘭迪斯 |
《殺戮癡迷(英語:Killing Obsession)》 | 薩克斯博士 | 保羅·萊德(英語:Paul Leder) | |
《猛鬼跳牆續集》 | 薩克森/唐納·湯普森 | 衛斯·克萊文 | |
《熊的喬納森(英語:Jonathan of the Bears)》 | 佛瑞德·古德溫 | 恩佐·G·卡斯特拉里(英語:Enzo G. Castellari) | |
《陷害 II:掩蓋(英語:Frame-Up II: The Cover-Ups)》 | 查爾斯·西拉奇 | 保羅·萊德(英語:Paul Leder) | |
1995年 | 《伊莉莎伯泰萊傾城艷(英語:Liz: The Elizabeth Taylor Story)》(電視電影) | 理察·布魯克斯 | 凱文·康納(英語:Kevin Connor (director)) |
1996年 | 《惡夜追殺令》 | FBI探員史丹利·蔡斯 | 勞勃·羅里葛茲 |
1997年 | 《內在的殺手(英語:The Killers Within)》 | 偵探劉易斯 | 保羅·萊德(英語:Paul Leder) |
《蘭斯洛特:時間的守護者(英語:Lancelot: Guardian of Time)》 | 華爾文克·羅夫特 | 魯比亞諾·克魯茲(英語:Rubiano Cruz) | |
1998年 | 《派對破壞者(英語:The Party Crashers (1998 film))》 | 福斯特先生 | 菲爾·萊恩斯(英語:Phil Leirness) |
《約瑟夫的禮物(英語:Joseph's Gift)》 | 雅各布·凱勒 | 菲利浦·莫拉(英語:Philippe Mora) | |
1999年 | 《底部進料器(英語:Bottom Feeders (1999 film))》 | 安東尼奧·迪保羅 | 托馬斯·鮑曼(英語:Tomas Baumann) |
2001年 | 《最終回報(英語:Final Payback)》 | 警察局長喬治·莫雷諾 | 阿爾特·卡馬喬(英語:Art Camacho) |
《夜班(英語:Night Class (film))》 | 墨菲 | 謝爾頓·威爾遜(英語:Sheldon Wilson) | |
《生活在恐懼中(英語:Living in Fear)》(電視電影) | 里奧·豪斯曼牧師 | 馬丁·基特羅塞(英語:Martin Strother) | |
2002年 | 《失控時間(英語:Outta Time)》 | 詹姆士·達拉邦特 | 洛蕾娜·大衛(英語:lorena david) |
2003年 | 《回家的路(英語:The Road Home (2003 film))》 | 邁克爾·柯提斯 | 德魯·約翰遜(英語:Drew Johnson) |
2006年 | 《渴望的心(英語:The Craving Heart)》 | 理察·湯姆 | 史丹·哈靈頓(英語:Stan Harrington) |
《呼救無門(英語:Trapped Ashes)》 | 李奧 | 約翰·加埃塔(英語:John Gaeta)、蒙特·赫爾曼(英語:Monte Hellman)、希恩·塞克斯頓·坎寧安(英語:Sean S. Cunningham)、肯·羅素、喬·丹特 | |
2008年 | 《上帝的耳朵(英語:God's Ears)》 | 李·羅賓遜 | 麥克·沃斯(英語:Michael Worth) |
2009年 | 《歐吉桑卡好》 | 保羅 | 喬納森·法恩(英語:Jonathan Fahn) |
《仁慈的人(英語:The Mercy Man)》 | 麥克默里神父 | 里德爾·麥克道維爾(英語:Rider McDowell) | |
《戰狼(英語:War Wolves)》(電視電影) | 托尼·福特 | 麥克·沃斯(英語:Michael Worth) | |
2010年 | 《成吉思汗:一生的故事(英語:Genghis Khan: The Story Of A Lifetime)》 | 奇力都 | 肯·安納金、安東尼奧·馬格赫特(英語:Antonio Margheriti) |
《把蘭斯·亨里克森的頭給我帶來(英語:Bring Me the Head of Lance Henriksen)》 | 約翰 | 麥克·沃斯(英語:Michael Worth) | |
2014年 | 《羅傑(英語:Roger (film))》 | 不詳 | |
2015年 | 《登特羅斯(英語:The Dentros)》 | 喬治·登特羅斯 | 大衛·索博洛夫(英語:David Sobolov) |
2017年 | 《額外的(英語:The Extra)》 | 維克多·瓦連特 | 麥克·沃斯(英語:Michael Worth) |
關閉
注:
- 《羅傑(英語:Roger (film))》和《登特羅斯(英語:The Dentros)》皆為短片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年份 | 標題 | 角色 | 戲份 |
---|---|---|---|
1955年 | 《軍醫(英語:Medic (TV series))》 | 丹尼·奧爾特加 | —《與獅子同行》(1集) |
1961年 | 《通常用電氣劇院(英語:General Electric Theater)》 | 馬丁·格拉斯 | —《搖籃裡的卡特》(1集) |
1962年 | 《狄克·鮑威爾秀(英語:The Dick Powell Show)》 | 尼克·吉勒 | —《死亡的時間》(1集) |
1963年–1964年 | 《伯克的法規(英語:Burke's Law (1963 TV series))》 | 吉爾·林奇/巴德·查尼 | 2集—《誰殺害了Cable Roberts》(1963年)—《誰殺了豐盛的角?》 (1964年) |
1964年 | 《另一個世界(英語:Another World (TV series))》 | 愛德華·傑拉德 | 1985年8月30日至1986年2月26日 |
1964年–1966年 | 《鮑伯·霍伯介紹克萊斯勒劇院(英語:Bob Hope Presents the Chrysler Theatre)》 | 馬里奧·西爾維蒂/奧吉 | 2集—《邪惡的回聲》(1964年)—《獅子之後,豺狼》(1966年) |
1965年–1975年 | 《荒野大鏢客》 | 格里斯蒂·卡爾霍恩/佩德羅·馬內斯/維吉爾·斯坦利/小卡爾·斯特羅姆 /澳洲野狗 | 5集—《無處可去的乾路》(1965年)—《復仇者聯盟》(1965年)—《耳語之樹》(1966年)—《掠奪者》(1967年)—《The Squaw》(1975年) |
1966年 | 《基爾代爾醫生(英語:Dr. Kildare (TV series))》 | 理察·羅斯 | 2集—《拿粉的藝術》—《讀書,然後看圖片》 |
1967年 | 《時間隧道》 | 馬可·波羅 | —《野蠻人的攻擊》(1集) |
《西馬龍大道(英語:Cimarron Strip)》 | 尖叫者 | —《絞刑之旅》(1集) | |
《游擊英雄》 | 雅努斯 | —《要殺死20加侖》(1集) | |
1967年-1969年 | 《富礦(英語:Bonanza)》 | 喬科瓦酋長/布拉斯/史蒂文·發爾德 | 3集—《黑色星期五》(1967)—《征服者》(1967)—《我的朋友,我的敵人》(1969) |
1967年-1970年 | 《無敵鐵探長(英語:Ironside (1967 TV series))》 | 埃裡克·薩吉諾/卡特 | 2集—《內部工作》(1967)—《贖金》(1970) |
1967年–1971年 | 《弗吉尼亞人(英語:The Virginian (TV series))》 | 特倫斯·馬爾卡希中士/班·奧克斯/戴爾·斯特勒 | 3集—《莫多克小子》(1967)—《盲目願景》(1968)—《團線》(1971) |
1968年 | 《它抓住一個賊(英語:It Takes a Thief (1968 TV series))》 | Dead Man | —《小偷就是小偷》(1集) |
《遊戲名稱(英語:The Name of the Game (TV series))》 | 彼得·馬克斯 | —《收藏家版》(1集) | |
1969年 | 《大膽的人:新醫生(英語:The Bold Ones: The New Doctors)》 | 診所外科主任泰德·斯圖爾特博士 | 3集—《拯救生命》—《一雙眼睛的價格是多少?》—《身體的叛亂》 |
1972年 | 《第六感(英語:The Sixth Sense (American TV series))》 | 多克特烏·哈里·奧登博士 | —《女士,女士,奪走我的生命》(1集) |
《夜間畫廊(英語:Night Gallery)》 | Ianto |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永遠/不再有麥班納》(1集) | |
《功夫》 | 烏鴉 | —《山之王》(1集) | |
《巴尼翁(英語:Banyon)》 | 約翰尼·克萊 | 3集—《拯救生命》—《一雙眼睛的價格是多少?》—《身體的叛亂》 | |
《諾曼·科溫的禮物(英語:Norman Corwin Presents)》 | —《它看起來越好,情況就越糟》(1集) | ||
1973年 | 《舊金山風物記(英語: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 文森·哈戈皮安 | —《老鷹的集合》(1集) |
《菜鳥老警(英語:The Rookies)》 | 法利 | —《大鍋》(1集) | |
《警察故事》 | 里克·卡爾維利 | —《信用死亡》(1集) | |
1974年 | 《巴納切克(英語:Banacek)》 | 哈里·哈蘭德 | —《消失的聖盃》(1集) |
《一代電視女強人(英語: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 | 邁克·泰德斯科 | —《Menage-a-Phyllis》(1集) | |
1974年-1976年 | 《六百萬美元先生(英語: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 | 內德利克/弗雷德裡克·斯隆少校 | 2集—《機器人日》(1974年)—《大腳怪的迴歸:第1部分》(1976年) |
1975年 | 《警察故事》 | 里克·卡爾維利 | —《信用死亡》(1集) |
1976年 | 《洛克福德檔案(英語:The Rockford Files)》 | 戴夫·德魯 | —《該隱的馬可》(1集) |
《玄機妙算(英語:The Bionic Woman)》 | 內德利克 | —《大腳怪的迴歸:第2部分》(1集) | |
《警網雙雄(英語:Starsky & Hutch)》 | 雷內·納達西 | —《吸血鬼》(1集) | |
《神力女超人》 | 霍斯特·拉德爾上尉 | 2集 | |
《曾經是一隻鷹(英語:Once an Eagle (miniseries))》 | 湯森德上尉 | 迷你劇(4集) | |
1977年 | 《通緝犯(英語:Most Wanted (1976 TV series))》 | 蘭德爾·梅森 | —《內幕》(1集) |
《奇幻旅程(英語:The Fantastic Journey)》 | 塔蘭特領事 | —《征服的夢想》(1集) | |
《西側醫療(英語:Westside Medical)》 | 鮑勃·法羅 | —《密集護理》(1集) | |
《昆西M.E.(英語:Quincy, M.E.)》 | 出版商查爾斯·德斯卡薩 | —《你的名字》(1集) | |
《79公園大道(英語:79 Park Avenue)》 | 哈里·維託 | 迷你劇(3集) | |
1978年 | 《聖經中最偉大的英雄(英語:Greatest Heroes of the Bible)》 | 亞多尼雅 | —《所羅門的審判》 |
1978年-1984年 | 《夢幻島(英語:Fantasy Island)》 | 邁克爾·安德森/西拉諾·德·貝爾熱拉克/貝朗特·薩巴蒂爾先生/埃文·沃特金斯/哈羅德·德·哈文教授/科林·麥克阿瑟/羅傑·蘇力萬博士 | 6集 |
1979年 | 《檀島警騎》 | 哈里·克萊夫 | —《樹皮和咬合》(1集) |
1980年 | 《維加斯(英語:Vegas (1978 TV series))》 | 邁克爾·詹寧斯 | —《阿羅哈,你死了》(1集) |
1982年-1984年 | 《朝代》 | 拉希德·艾哈邁德 | 經常性角色(6集) |
1982年-1988年 | 《鷹冠莊園》 | 托尼·卡姆森 | 經常性角色(32集) |
1983年 | 《哈卡斯特和麥考密克(英語:Hardcastle and McCormick)》 | 馬丁·科迪 | —《滾動雷聲》(1集) |
《三岔口(英語:Scarecrow and Mrs. King)》 | 德克·弗雷德裡克斯 | 2集—《第一次》—《被鐘聲拯救》 | |
1983年-1985年 | 《天龍特攻隊》 | 卡勒姆/馬丁·詹姆士 | 2集—《詹姆士敦的孩子們》(1983年)—《移動目標》(1985年) |
1984年 | 《夏威夷之虎》 | 埃德·拉斯勒 | —《再見佐羅羅》(1集) |
《化裝舞會(英語:Masquerade (TV series))》 | 喬伊·薩瓦內 | —《法國更正》(1集) | |
《失落的愛(英語:Finder of Lost Loves)》 | 指揮官扎克·多納休 | —《善意的謊言》(1集) | |
《美國劇場(英語:American Playhouse)》 | 埃普斯 | —《所羅門·諾薩普的奧德賽》(1集) | |
1984年-1994年 | 《女作家與謀殺案(英語:Murder, She Wrote)》 | 貝爾納多·博內利/馬爾科·甘比尼/傑瑞·萊德克 | 3集—《兇殺萬歲》(1984年)—《謀殺的好年頭》(1988年)—《布丁的證明》(1994年) |
1985年 | 《我的左派老師(英語:Half Nelson (TV series))》 | —《外交豁免權》(1集) | |
《閃光(英語:Glitter (American TV series))》 | 作者 | —《母族長》(1集) | |
1987年 | 《希區考克劇場(英語: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85 TV series))》 | 加思十二月 | —《房子的特色》(1集) |
《酒店(英語:Hotel (American TV series))》 | 傑克·柯提斯 | —《墮天使》(1集) | |
1989年 | 《雷布拉德伯里劇院(英語:The Ray Bradbury Theater)》 | 斯通 | —《達德利·斯通奇妙之死》(1集) |
1991年 | 《怪獸(英語:Monsters (American TV series))》 | 班傑明·奧康奈爾 | —《等候室》(1集) |
《辯護律師》 | 約翰·富蘭克林 | —《父母》(1集) | |
《惡夜追殺令(英語: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TV series))》 | 道爾頓·賽克斯 | —《騙子的撲克牌》(1集) | |
1992年 | 《幸運的路克(英語: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TV series))》 | MIB星際戰警 | —《魔法印第安納》(1集) |
1994年–1995年 | 《飛越情海(英語:Melrose Place)》 | 亨利韋·克斯曼 | 重複角色(4集) |
1996年 | 《功夫:傳奇再起(英語:Kung Fu: The Legend Continues)》 | 斯特拉克 | —《逃脫》(1集) |
1997年 | 《加州(英語:California (TV series))》 | 唐·拉斐爾·格瓦拉 | —《第 1.1集》 |
2005年 | 《CSI犯罪現場》 | 沃爾特·戈登 | — 《嚴重危險:第 1 部分》(1集) |
2006年 | 《恐怖大師(英語:Masters of Horror)》 | 傑布·帕·詹姆森 | —《毛皮》(1集) |
關閉
Remove ads
獎項和提名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1958年 | 第15屆金球獎最佳男新人(英語:Golden Globe Award for New Star of the Year – Actor) | 年度最佳男新人 | 《少女嬉春(英語:This Happy Feeling)》 | 獲獎 |
1967年 | 第24屆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 | 年度最佳男配角 | 《末日飛行(英語:The Doomsday Flight)》 | 提名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1967年 | 西部遺產獎(英語:Western Heritage Awards) | 青銅牧馬人(英語:Bronze Wrangler) | 《末日飛行(英語:The Doomsday Flight)》 | 獲獎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2006年 | 西部遺產獎(英語:Western Heritage Awards) | 終身成就獎最佳男配角 | 《渴望的心(英語:The Craving Heart)》 | 獲獎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2006年 | FIEF國際電影節(英語:FAIF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評委選擇獎最佳男配角 | 《渴望的心(英語:The Craving Heart)》 | 提名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2006年 | 第9屆Method Fest獨立電影節(英語:Method Fest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 最佳男配角 | 《上帝的耳朵(英語:God's Ears)》 | 提名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2009年 | 比佛利山短褲節(英語:Beverly Hills Shorts Festival) | 年度最佳男主角 | 《歐吉桑卡好》 | 獲獎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典禮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2010年 | 新媒體電影節(英語:New Media Film Festival) | 最佳長片 | 《上帝的耳朵(英語:God's Ears)》 | 獲獎 |
2010年 | 新媒體電影節(英語:New Media Film Festival) | 盛典大獎 | 《上帝的耳朵(英語:God's Ears)》 | 獲獎 |
關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