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豔粉蝶
粉蝶科斑粉蝶属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豔粉蝶(學名:Delias hyparete,英文俗名:Painted Jezebel,別名:紅紋粉蝶、紅緣粉蝶、紅緣斑粉蝶)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名優越斑粉蝶,是屬於粉蝶科的一種蝴蝶,是豔粉蝶屬的一種。廣泛分佈於東洋界,包括喜馬拉雅山脈至華南及東南亞一帶之中至低海拔地區。模式產地為印尼爪哇島[1]。
Remove ads
分佈
中國(廣西、廣東、雲南)、台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不丹、印度、孟加拉、馬來西亞[3]。
形態
幼蟲剛孵化時體色爲黃色,有黃色毛。成蟲前翅前緣長33-36毫米。頭、胸、腹均呈白色,僅胸部及腹部前半部略帶灰色。雄蝶翅背面底色白色,前翅翅頂及後翅外緣有黑褐色斑紋。翅腹面底色亦為白色,翅脈上覆黑褐色鱗,尤以後翅為然;前翅由翅基沿前緣至翅頂附近有黑邊,翅基有一黑褐色條紋。後翅外緣有一列鑲黑邊的紅紋,翅面基半部呈黃色。
雌雄斑紋相似,雄蝶翅膀背面白色部分較大,翅脈兩旁無黑色鱗分佈;雌蝶則相反,後翅外緣黑褐色斑紋較雄蝶鮮明,翅脈上覆黑褐色鱗使翅脈呈黑色[2]。
習性
幼蟲的寄主為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之大葉桑寄生(T. liquidambaricolus)及忍冬葉桑寄生(T. lonicerifolius)、五蕊寄生屬之五蕊寄生(D. pentandra)及檀香科寄生藤屬之寄生藤(D. frutescens)等植物。幼蟲在中海拔山區的夏,秋季可以正常生長,但冬季及早春時,幼蟲常會脫皮失敗或是死於前蛹期,即便順利化蛹者也不易羽化,無法正常發育的主因可能是受到氣溫過低影響。化蛹時多半會爬離寄主植物,蛹化於枝條下方或葉下表。
桑寄生科的植物多寄生在金縷梅科、茶科、薔薇科、殼斗科等植物上,少數的荒廢果園、茶樹園裡偶爾能發現幾叢桑寄生,冬季樹木落葉後,不落葉的桑寄生會特別顯眼[4][5]。
一年多代。全年四季可見。出沒於海拔0-1000米地區的常綠闊葉林。飛行緩慢,常在花叢上覓食。卵是聚產,雌蝶在葉片上隨機散產卵粒,直立躺或半傾倒者皆有,有時雌蝶會邊走邊產,留下一排左右交錯的卵粒。雌蝶產卵偏好植株較小的桑寄生,又以枝條末梢尚未成熟革質的葉片較受青睞[2][5]。
亞種

- D. h. hyparete

- D. h. hierte Hübner, 1818

- D. h. indica (Wallace, 1867)

- D. h. metarete Butler, 1879
- D. h. ethire Doherty, 1886
- - 分佈於印度南部[10]
- D. h. diva Fruhstorfer, 1899
- D. h. niasana Kheil, 1884
- D. h. amarilla Kheil, 1884
- D. h. hypopelia Hagen, 1898
- D. h. haemorrhoea (Vollenhoven, 1865)
- D. h. aurago Snellen, 1890

- D. h. luzonensis (C. & R. Felder, 1862)
- D. h. panayensis Rothschild, 1925
- D. h. domarana Fruhstorfer, 1911
- - 分佈於菲律賓杜馬蘭島(Dumaran Island)[18]
- D. h. palawanica Staudinger, 1889
- - 分佈於印尼巴拉望島[19]
- D. h. lucina Distant & Pryer, 1887
- D. h. jataka Fruhstorfer, 1906
- - 分佈於印尼巴都群島[20]
- D. h. ciris Fruhstorfer, 1910
- D. h. despoliata Fruhstorfer, 1910
- - 分佈於印尼蘇門答臘南部[22]
Remove ads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