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紫荊亞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紫荊亞科(學名:Cercidoideae)是豆目豆科的一個亞科,約包含14個屬330種[1][2][3]。主要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惟紫荊屬分布至北半球的暖溫帶。常見物種如宮粉羊蹄甲、洋紫荊均屬於此類。
Remove ads
形態
本亞科包括了喬木、灌木及卷鬚藤本,雖大多數無刺,但皮刺與托葉下刺也常見;少數演化出葉狀枝(如扁竹豆屬),有些在托葉位置出現花外蜜腺(如羊蹄甲屬),但不出現在葉柄和葉軸上。 托葉側生不相連(離生)。[1]
本亞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只有單身複葉或雙出複葉,不存在任何羽狀複葉、掌狀複葉或三出複葉。其中,單身複葉的小葉為全緣或雙裂,雙裂時頂端或裂片之間有薄膜,無托葉。[1]
總狀花序或複總狀花序;小苞片或小或大。花兩性,很少單性(雌雄混株或雌雄異株),稍對稱或強烈的雙側對稱,有時為蝶形(如紫荊屬),花托筒或極度延長或幾乎不存在;萼片可能合生成一個似佛焰苞,或者2-5裂,或者離生;花瓣離生,通常5瓣,很少2瓣、6瓣(一些羊蹄甲屬)或無瓣(扁竹豆屬),盤狀,近軸花瓣在最內列,外形經常與眾不同;雄蕊通常10枚(有時更少)有兩種長度交替排成兩輪,花絲部分合生或離生,花葯長度多數一致且背部著生,各葯室開裂方式為縱裂或中央孔裂,有時出現退化或不育的雄蕊;花粉具3孔溝、或者3-6胚槽、或3孔、或3複合孔、或3-4擬孔溝或無孔單胞,很少4孔(僅在某些紫荊花中);雌蕊1心皮,子房柄離生或合生於托杯的背面,子房有一或多胚珠。[1]
莢果開裂(通常以莢片扭轉的方式裂開)或不開裂,通常為翅果狀。種子頂端具新月形的種臍,很少圓形(紫荊屬),種孔不明顯,缺乏馬蹄形痕、偽馬蹄形痕、翼或假種皮(在扁竹豆屬,兩個像假種皮的珠柄瓣貼在種皮上,留下短的新月形疤痕或幾乎環繞整個種子的長疤痕);胚直生,很少曲生(丁香豆屬)。[1]
次生木質部缺乏被覆紋孔;矽晶體不存在;有時會出現橫膜纖維和層狀木質線。根瘤不存在。 [1]
二倍體染色體數目(2n)有14、24、26、28(42、56)。所含化學物質有香豆素和氰基葡萄糖苷;非蛋白胺基酸常見(5-羥基-L-色氨酸僅見於本亞科,如怡心豆屬及扁竹豆屬)。[1]
Remove ads
分類
本亞科成員過去大多屬於蘇木亞科,但由於並系群問題,豆科系統分類工作組在2017年設立了本亞科,是甘豆亞科的姐妹群。[4][1]
依據學名作者們的定義,本亞科是個包含了加拿大紫荊(Cercis canadensis)及裂瓣羊蹄甲(Bauhinia divaricata)但不包括黃蝶檀(Poeppigia procera)、山薑豆(Duparquetia orchidacea)或大葉紅檀(Bobgunnia fistuloides)的冠群。[1]
本亞科共14屬如下[1][2][3](中文名參考臺灣本土植物資料庫及多識植物百科)[5][6]:
- 駝蹄豆屬 Adenolobus (Harv. ex Benth. & Hook.f.) Torre & Hillc.
- 丁香豆屬 Barklya F.Muell.
- 羊蹄甲屬 Bauhinia L.
- 扁竹豆屬 Brenierea Humbert
- 紫荊屬 Cercis L.
- 首冠藤屬 Cheniella R.Clark & Mackinder
- 長管豆屬 Gigasiphon Drake
- 怡心豆屬 Griffonia Baill.
- 龍鬚籐屬 Lasiobema (Korth.) Miq.
- 蝶葉豆屬 Lysiphyllum (Benth.) de Wit
- 火索藤屬 Phanera Lour.
- 帽柱豆屬 Piliostigma Hochst.
- 醫索藤屬 Schnella Raddi
- 異柱豆屬 Tylosema (Schweinf.) Torre & Hillc.
本亞科與豆科其它亞科關係如下[1]:
豆科 Fabaceae |
| ||||||||||||||||||||||||||||||
紫荊亞科 Cercidoideae |
|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