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綜藝大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綜藝大觀》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推出的一檔雜誌式綜合性文藝節目,以「綜藝性、娛樂性、觀賞性」為核心,覆蓋歌舞、小品、相聲、魔術、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是1990年代中國內地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
歷史
節目前身是《文藝天地》,1990年3月1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正式開播,每兩周周六晚八點以現場直播的方式進行,曾為央視唯一在黃金時段現場直播的綜藝節目,每期播出時間約50分鐘。節目分為各種小板塊,包括歌舞、相聲、小品、雜技、魔術等,以及名人訪談、社會熱點資訊等環節,形式包羅萬有,被視為央視春晚的「練兵場」,有「小春晚」之稱。自開播以來,其收視率一直居全國各類綜藝節目之首,平均收視率曾高達18%,趙本山、牛群、馮鞏、郭達、潘長江等喜劇明星在節目舞台上留下不少經典作品。
1999年,央視版面調整,播出了173期的《綜藝大觀》暫時停播,重新招聘導演、製片人,進行了全新包裝,改版後的節目於6月19日起首播,口號為「常看常想的老朋友,不見不散的新感覺」。2000年10月,為宣傳西部大開發,《綜藝大觀》開始了橫跨中國八省區的「西部行」活動,完成了長達一百多天的連續異地直播。2001年,節目再次改版,與央視《開心辭典》《幸運52》《今日說法》《為您服務》《軍營文化》等知名欄目合作,製作該批節目的綜藝特別版本。
2003年「非典」之前,《綜藝大觀》第251期在央視綜合頻道進行了最後一次播出,此後,《綜藝大觀》原班人馬重新製作「以故事為核心、以愛為訴求」的大型情感類綜藝節目《表情》,於2003年7月7日在央視綜藝頻道首播[1],但因反響不佳,在播出數月後停播。2004年2月23日,《綜藝大觀》在央視綜藝頻道復播,改為每周一晚19:30播出一期,後改為每周六晚19:30播出。2004年10月8日,《綜藝大觀》因收視率低迷而停播,由董卿主持的節目《歡樂中國行》取代。[2][3]
Remove ads
主持
節目開播時由王剛、成方圓擔任主持,1991年1月5日,當時還是主持新人的倪萍首次主持該節目,憑藉具親和力的主持風格成名,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從1994年第101期,周濤接替倪萍擔任《綜藝大觀》主持人,直至1999年9月錄製第200期特別節目後宣布離開[4],2000年10月7日,曹穎成為新任主持[5],2002年9月,曹穎離開央視後,節目組邀請當年在央視世界盃報道名聲大噪的沈冰代班主持[6],但因各種原因僅主持了一期[7],之後由江蘇電視台《非常周末》的主持人陳怡代班主持[8],2003年4月,王玲玲擔任節目新任主持人[9]。2004年2月復播後,由林依輪、沈星擔任主持[10],6月後改由董卿、楊柳主持,直至節目停播。
外部連結
參見
資料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