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
中程防空导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HQ-1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發的一種防空導彈武器,主要用於攔截戰術飛行器、反艦導彈、巡弋飛彈和無人機等目標,是一種同時被海軍和陸軍採用的防空導彈,包括海軍艦載版和陸軍車載版。紅旗-16導彈填補了紅旗-7近程防空導彈和紅旗-9中遠程防空導彈之間的空白。 紅旗-16的出口型號為獵鷹-80(LY-80)[1][2]。
Remove ads
歷史

紅旗-16導彈的研發始於1999年,彈體整體氣動布局及系統布局發展參考了美國標準防空導彈,在制導方式借鑑了蘇聯施基利導彈,施基利導彈是山毛櫸導彈的海基版本,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和052B型導彈驅逐艦等均有配備。
紅旗-16防空導彈在設計之初,就兼顧海陸通用,紅旗-16第一個型號是為了054A型護衛艦垂直發射系統配套研製的,海軍艦載版紅旗-16於2008年進行定型試驗,裝備中國海軍大中型驅護艦。隨後發展出陸軍車載型號紅旗-16A野戰防空導彈系統,大約在2005年正式研製,2011年左右作為集團軍一級的防空武器裝備陸軍防空旅。出口版LY-80在2011年珠海航展上展出。 在紅旗-16A基礎上推出了紅旗-16B,2016年首次公開。[3]
概況

紅旗-16導彈的前端是導引頭,接著是戰鬥部,後面是動力段,導彈彈體採用大弦長邊條翼氣動布局,帶同步式燃氣舵的氣動舵面。紅旗-16具備多目標攻擊能力,多次海軍演習中驗證了可以有效對抗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紅旗-16A作為陸軍部隊野戰伴隨防空武器,機動性較高,由行軍狀態轉入開火狀態時間是12分鐘。
紅旗-16導彈使用垂直發射技術。海基版採用H/AKJ-16型垂直發射系統,導彈置於垂直存儲/發射單元中,適配國家軍用標準GJB 5860-2006(水面艦艇導彈通用化垂直發射裝置通用要求),八單元組成一組標準模塊。艦載版紅旗-16採用熱發射方式。 陸基版採用泰安TA5350系列6×6的輪式越野車底盤,每輛車裝有6聯裝發射筒。陸基的紅旗16A採用冷發射方式。紅旗-16A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是以營為一個基本火力單元,主要構成:一輛營指揮車、一輛目標搜索雷達車、三輛跟蹤制導雷達車、12輛導彈發射車、12輛導彈運輸裝填車。
紅旗-16艦空導彈與施基利艦空導彈相比,它的射程接近40公里,改進型紅旗-16B射程達到70公里,幾乎是後者的兩倍,並且紅旗-16採用了垂直發射系統,它的垂直發射系統還是通用垂直發射系統,不但可以發射艦空導彈,還能發射反潛導彈,由於實現了垂直發射,紅旗-16可以全向攻擊目標,發射速度快,抗擊飽和攻擊能力大為增強,不象施基利導彈那樣還要旋轉發射架對準目標才能進行攔截,另外系統占據甲板面小,沒有外露設備,可以提高載艦隱身能力,更符合現代水面艦艇發展趨勢,從而成為中國海軍新世紀主力中近程艦空導彈。
Remove ads
紅旗-16A的增程版本。紅旗-16B改用雙模導引,採用單室雙推力發動機,射程提高到70千米左右,外觀上顯示導彈彈體加長,彈翼位置有所變化,增加動力段推測推進劑裝藥量有所增加。[4] 。
紅旗16型中程防空導彈的重大改良型,用上無彈翼(只餘尾翼)的彈身,儲存更為緊湊,估計一發射車可搭載12枚甚至更多。
2022年珠海航展上展出,雷達探測距離推高到250公里,殺傷遠界提高到160公里,採用捷聯自主初制導+修正指令中制導+間斷照射半主動/主動雙模擊達尋的末端制導,最大機動可過載35G。主要構成:1輛目標搜索雷達車、4輛跟蹤制導雷達車。
用戶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