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厄爾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约翰·厄尔利
Remove ads

約翰·厄爾利神父S.J.(英語:John Early,1814年7月1日—1873年5月23日)是愛爾蘭裔美國天主教神父耶穌會士,曾任聖十字學院喬治城大學校長,還是馬里蘭羅耀拉大學的創始人兼首任校長。厄爾利生於愛爾蘭,19歲時移民美國並進入馬里蘭州聖瑪麗山大學學習。加入耶穌會後,他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喬治城大學完成學業。

快速預覽 牧師大人 約翰·厄爾利, 第23和25任喬治城大學校長 ...

厄爾利1848年當上聖十字學院校長,後向州議會申請大學特許狀未果。四年後,聖敘爾比斯牧師會打算只保留聖瑪麗神學院大學神學院職能,他主導創立馬里蘭羅耀拉大學接納教會平信徒。擔任聖依納爵堂首任牧師期間,厄爾利督導羅耀拉大學早年發展。1858年,他當上喬治城大學校長。南北戰爭期間聯邦軍多次占據校園,入學人數不斷減少,但教學始終沒有中斷。

1866年,厄爾利回到羅耀拉大學並擔任四年校長,恢復每年授予學位。1870年,他再度成為喬治城大學校長,但在任期第三年突然謝世,享年58歲。

Remove ads

早年經歷

約翰·厄爾利1814年7月1日生於愛爾蘭島弗馬納郡馬奎爾橋Maguiresbridge),先在家學習古典學,1832年進入阿馬皇家學校學習九個月[1]。他申請加入梅努斯聖派翠克學院神學院,但因學員位置已滿被拒[2],於是他在1833年7月移民美國[3]

美國教育經歷

厄爾利想當祭司[4],1833年9月進入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縣埃米茨堡Emmitsburg)的聖瑪麗山大學學習修辭。1834年2月,他進入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喬治城大學深造[3],再於1834年8月23日進入耶穌會[5],在弗雷德里克開始耶穌會士見習期。1836年完成見習後,厄爾利返回喬治城大學持續研習哲學神學九年。研習期間他還在校任教,並於1843至1844學年當任首席教長[3]

1845年7月1日[6],厄爾利當上喬治城聖三一天主教堂祭司。此後他在喬治城大學教授兩年哲學,同時在馬里蘭州喬治王子縣勞雷爾Laurel傳教,1847年又開始在費城老聖若瑟教堂Old St. Joseph's Church)傳教[3]。1853年9月8日,他立下最後誓言[5]

聖十字學院

1848年8月29日,厄爾利受命接替詹姆士·萊德出任聖十字學院校長[7][8]。萊德上任後關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為學院取得大學特許狀,以便向四名將在次年畢業的學生授予學位[7]。聖十字學院此前申請特許遭拒,一直是以喬治城大學的名義授予學位[9]。1849年3月,厄爾利呈請麻薩諸塞州議會頒發特許狀[7],並與奧列斯·布朗森Orestes Brownson)一起參與議會聽證[10]

約翰·伯納德·菲茨派翠克John Bernard Fitzpatrick)主教堅持在特許狀呈請書中增加規定,即聖十字學院只為羅馬天主教服務,不接受州政府的任何管控或其他主張,如此要求引來麻薩諸塞州眾議院反天主教和主張政教分離的議員反對[11]。取消這項規定後[12],議會表決依然拒絕頒發特許[13]。厄爾利的任期在1851年末結束,安東尼·錢皮Anthony F. Ciampi)繼任[14],厄爾利此後一年在弗雷德里克度過[3]

創辦馬里蘭羅耀拉大學

Thumb
身穿神職服裝的厄爾利

1852年,經營巴爾的摩聖瑪麗神學院大學的敘爾比斯牧師決定中止向平信徒提供教育的大學職能,只保留神學院,要求耶穌會接手該市平信徒教育事宜。1852年9月12日,耶穌會在巴爾的摩霍利迪街租下的房子裡創辦馬里蘭羅耀拉大學[15]厄爾利擔任首任校長[16]。1853年4月,馬里蘭州議會授權新校特許狀[15]。厄爾利還在大學創立同期當上聖依納爵堂首任牧師,並監督教堂1855年8月在大學旁建成,1856年8月15日祝聖[17]

大學成立兩年後在北卡爾維特街(North Calvert)和麥迪遜街(Madison)買下土地,學校大樓在1855年2月完工,2月22日正式遷至新校園[16]。1858年秋,厄爾利卸任校長職位受命前往喬治城大學[18]威廉·法蘭西斯·克拉克William Francis Clarke)繼任[19]

喬治城大學

1858年,厄爾利受命接替伯納德·馬奎爾的喬治城大學校長位置,上任時國家形勢極其緊張,南北戰爭迫在眉睫[20]。不久他得知威廉與瑪麗學院的圖書館毀於火災,於是捐出一箱共100本圖書協助重建[21]。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南部各州隨即脫離聯邦。1861學年開始時,許多南方學生離校回家,[22]北方學生也是如此[23]。如此局面學校本應難以維繫[23],但喬治城大學繼續辦學,內戰期間始終堅持為寥寥無幾的學生上課[4]

厄爾利於1861年5月4日接到通知,紐約州國民兵第69步兵團將徵用喬治城大學校園直到這個月24日[23]。此後,紐約州第79步兵團又於7月3至4日徵用校園[24]。1862年8月29日,聯邦軍徵用該校充當醫院,為約翰·波普John Pope)少將在第二次馬納沙斯之役中受傷的部下治療[25]。傷員眾多之下,聖三一教堂也被徵用,喬治城大學直到1863年2月3日才不再是軍用醫院[26]

厄爾利的任期在1865年底結束,前任校長馬奎爾於1866年元旦繼任[3]。厄爾利接下來前往波士頓傳教直到同年七月[3]

Remove ads

返回羅耀拉大學

Thumb
約翰·厄爾利畫像

1866年夏,厄爾利再度受命出任羅耀拉大學校長[27],取代錢皮的職務[28],同時又一次成為聖依納爵堂牧師[17]。學校在他任內發展良好,雖然內戰期間一度暫停授予學位,但厄爾利上任後確保完成學習課程的學生拿到學位。1865年成立的羅耀拉戲劇協會在他當校長時特別活躍。[29]四年後,他的校長任期在1870年結束,然後再度返回喬治城大學[30]。羅耀拉大學校長[28]和聖依納爵堂牧師職務均由愛德華·亨奇Edward Henchy)接手[31]

晚年

1870年7月14日,厄爾利再度接過馬奎爾的校長職位[32]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入侵羅馬後,該校學生召開會議譴責侵略,聲稱這是對教皇的污辱[33],並投票決定向教皇捐款[34]。大學法律系在馬奎爾即將卸任校長時成立,1870年10月開課[35]。1872年12月創刊的《喬治城大學學報》(Georgetown College Journal)是該校首份學生辦報[36][37]

厄爾利於1872年開始出現腎病症狀,視力也受到影響[3][38],大學的管理工作基本由副校長派翠克·法蘭西斯·希利接手,希利後來繼任校長職務[39]。1873年5月22日,厄爾利中風[3]導致半身不遂且無法言語[1],於次日與世長辭,享年58歲[2]。他的遺體葬在喬治城大學耶穌會社區公墓Jesuit Community Cemetery),估計有五千人出席葬禮[3][30]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