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生英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纯粹女英雄
Remove ads

天生英雌[1][2](英語:Pure Heroine)是紐西蘭創作歌手蘿兒的首張錄音室專輯,發行商為環球音樂岩漿唱片英語Lava Records聯眾唱片,發行日期為2013年9月27日。蘿兒在與多位詞曲作家合作不順後,經A&R代理人史考特·麥克拉克倫(Scott Maclachlan)牽線搭橋,與喬爾·立特合作,協助製作專輯。專輯的錄製地點位於奧克蘭黃金年代錄音室。《天生英雌》是一張夢幻流行electronica電子流行專輯,製作極簡、低音深邃,且節拍由電腦合成製作。

快速預覽 天生英雌 Pure Heroine, 蘿兒的錄音室專輯 ...

音樂評論家英語Music journalism普遍對《天生英雌》給出了正面評價,許多評論家讚揚了專輯的譜寫、製作和蘿兒的聲樂表現。專輯登上多張評論家年終榜單,並在第56屆葛萊美獎被提名為最佳流行聲樂專輯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Pop Vocal Album。專輯講述了關於年輕的主題,對主流文化批判,探討了唯物主義名流消費者文化社會地位。《天生英雌》聞名於其對當代流行音樂和對現代流行樂藝人的挑戰。

專輯首支單曲為〈貴族〉,在評論及商業上均取得成功;後續單曲分別為〈網球場〉、〈你還有我〉和〈榮耀與創傷〉。專輯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上空降第3名,銷量為129,000個專輯等價單位,在其他12個音樂市場的榜單登頂。《天生英雌》是2014年最熱銷的專輯之一。專輯在英國認證白金唱片,在加拿大認證雙白金,並在澳洲及美國認證為三黃金,在全球共售出500萬份。[3]

Remove ads

背景及發展

自蘿兒14歲起,她便與環球唱片合作,開發她的音樂和藝術才能。她13歲時,經紀人史考特·麥克拉克倫( Scott Maclachlan)為她簽下了環球,在開發個人音樂的過程中,她與一連串詞曲作家合作,但均以失敗告終。[4]史考特告訴HitQuarters英語HitQuarters,「基本上我覺得她了解她將為自己寫歌,但需要有人幫她製作。」[4]蘿兒自「13或14」歲起開始用吉他譜曲。[5]2011年12月,她最終與紐西蘭詞曲作家和製作人喬爾·立特合作,二人在工作上一拍即合。[4]評論家稱讚了蘿兒的首張EP(《The Love Club EP》,2013年),並將其與其他女性另類流行樂藝人比較,如Sky Ferreira英語Sky Ferreira芙蘿倫絲機進份子拉娜·德芮格萊姆斯[6]EP在紐西蘭登上第1名,在澳洲第2,並認證為5白金唱片,銷量350,000份,[7]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登上第23名。[8]

開始創作《天生英雌》前,蘿兒曾說她想要自己的首張專輯是一部「有一體性」(cohesive)的作品。[5]跟《The Love Club EP英語The Love Club EP》一樣,《天生英雌》與製作人喬爾·立特奧克蘭的黃金時代錄音室錄製,錄音室規模小且沒有高級的設備,[9]不到一年就完成創作。[10]一開始,蘿兒和立特向A&R史考特·麥克拉克倫播放了歌曲試聽帶,並對歌曲進行討論、交換意見和對歌曲進行變動。[10]她後來又把歌詞給她當時的男朋友詹姆士·洛(James Lowe)看,她說跟他分享的過程激勵她創作了專輯的大部分。[11]專輯錄製由蘿兒和立特監督,麥克拉克倫稱錄製過程相當短;蘿兒向她播放的歌曲大部分都被收錄入專輯。[10]蘿兒想要自己譜寫音樂,專輯內容與立特共同創作。[12] 專輯最終收錄10首曲目,有7或8首曲目未被收錄。[10]蘿兒和麥克拉克倫決定將曲目數量保持在10首以避免「湊數的歌曲」(filler material)。[10]

Remove ads

音樂和歌詞

Thumb
Thumb
《天生英雌》被拿來與芙蘿倫絲·威爾希(左)和拉娜·德芮等女性藝人的作品進行比較。[13]

蘿兒在《天生英雌》中的人聲音域廣,表現有力。[14][15]她說她覺得自己的聲音成為專輯的焦點是必要的,因為她對演奏樂器並不熟悉。[16]影音俱樂部》編輯凱文·麥克法蘭(Kevin McFarland)稱蘿兒的聲音是「她的才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的聲音沒有洪亮或過度有力,而是神秘且迷人,既是在聲音迴響的海洋中自我漂浮,也是在副歌加錄的軍隊中的數位嗶嗶聲和浪潮。」[17]PopMatters》的埃文·索迪(Evan Sawdey)稱蘿兒的人聲「獨特且有力地引人入勝」,[18]《告示牌》則稱她的人聲「像煙霧且被抑制住」。[15]

專輯由立特的製作而成形,他的製作包含了深邃的低音、循環和電腦合成的鼓點。[15]在專輯錄製期間,蘿兒說她「在腦海裡其實沒有特定的聲音」。她引用了詹姆士·布萊克英語James Blake (musician)和極簡主義音樂作為《天生英雌》的主要靈感來源。[19][20]專輯的歌曲結構英語song structure受到嘻哈電音和流行樂的影響,因為蘿兒靠聆聽這些曲風來發展製作方向的「真正品味」。[19]多則出版物都注意到了專輯極簡的製作,並將其編曲蘿蘋Santigold英語Santigold等歌手比較。[21]評論家稱 《天生英雌》是一張electronica[22] 夢幻流行[18]電子流行專輯。[23]

專輯主題為青春,[24]並評論了主流文化,[25] 探討了唯物主義[26]名流[23] 消費者文化[27]社會地位[25] 專輯中也展現了傳統青少年流行樂的主題,如社交焦慮、[28]戀愛[28]和「青少年的困擾(aggrievance)及焦慮(angst)」。[29]據《NME》,專輯的歌詞表現出了蘿兒感到「無聊」。[30]在與《NME》的採訪中,蘿兒說她在專輯中多次使用了「我們」(we和us)這樣的複數詞。[31]她的歌詞詳述了「青少年生活的塵俗」且頌揚了「下一代常被忽視的智慧」。[32]蘿兒還用了牙齒來隱喻,描述「好萊塢的微笑」,[32]多家出版將其關聯至社會階級結構貧富差距[25]在《i-D英語i-D》的一則分析中,作家Wendy Syfret 稱《天生英雌》呈現了平淡無味的夢想和真實的青少年生活,說道唱片「大概是對無休止的青少年想要的一切最直接了當的說明……但內心知道離開這個階段就像是開啟了一個沒有回頭路的出口。」[33]

Remove ads

歌曲

曲目1–5

快速預覽 外部圖片連結 ...

專輯開篇曲目〈網球場〉("Tennis Court")傳達了蘿兒剛得到的名氣,[35][36]並批評了「奢華的生活」(high life)。[37]評論家認為歌曲是一首受慢搖嘻哈電子舞曲影響的另類流行藝術流行電子流行歌曲,[38]歌曲在編曲中使用了合成器和電子拍節英語pulse (music)[21][39]立特和蘿兒從音樂和節拍開始創作,之後才創作歌詞。[40]〈400照度〉("400 Lux")的標題意指日出或日落時的亮度[21]評論家描述該曲目是專輯中的第一首情歌,歌詞描繪了平淡的生活。《告示牌》的利普舒茨(Lipshutz)稱其伴奏是「比峽谷還深的低音和鏗鏘的打擊樂」。[15]

蘿兒花了1個半小時的時間寫下了〈貴族〉("Royals")的歌詞,並在學校放假的一週內完成錄製。[41]蘿兒創作該歌曲的靈感來自特德·斯皮格爾(Ted Spiegel)拍攝的一張照片——刊登於《國家地理》1976年7月刊中,堪薩斯市皇家球員喬治·布列特在棒球上簽名,他的襯衫上寫著他的球隊名稱(即Royals,貴族/皇家)。雖然蘿兒創作歌曲時的靈感也來自傑斯肯伊·威斯特和拉娜·德芮等受歷史貴族、嘻哈音樂影響的藝人,但她還是批評了他們對「昂貴」豪車和酒的「狗屁」引用。[42]蘿兒稱〈肋骨〉("Ribs")的主要靈感來自她對變老的恐懼,以及她爸媽不在時她舉辦的一場派對,[43]評論家描述歌曲為受深度浩室影響的electronica和電子流行歌曲。[44]〈平頭的季節〉("Buzzcut Season")受熱帶音樂英語tropical music影響,[45]使用了木琴演奏。[45] 歌詞描述了「現代生活的荒謬」,[46]主題包括逃難和庇護。[47]

Remove ads

曲目列表

所有曲目均由埃拉·葉利奇-奧康納喬爾·立特創作,由立特製作,有註解的除外。

更多資訊 《天生英雌》-標準版, 曲序 ...
更多資訊 《天生英雌》-日本版[48], 曲序 ...
更多資訊 《天生英雌》-擴展版(僅數位收聽)[49], 曲序 ...

註解

  • ^[a] 表示副製作人
Remove ads

製作人員

名單來自《天生英雌》內頁註解。[50]

  • 埃拉·葉利奇-奧康納 – 人聲、副製作人 (tracks 5, 6 and 10)
  • 喬爾·立特 – 製作、混音、工程、樂器演奏
  • 斯圖爾特·霍克斯(Stuart Hawkes)– 母帶製作
  • 查爾斯·豪威爾斯(Charles Howells)– 攝影
  • 馬里奧·雨果(Mario Hugo)– 設計、插畫
  • 阿尼亞·諾瓦克(Ania Nowak)– 設計助理

榜單

週榜

更多資訊 榜單(2013–2014年), 最高 排名 ...
Remove ads

月榜

更多資訊 榜單(2014年), 最高 排名 ...

年終榜單

更多資訊 榜單(2013年), 排名 ...
Remove ads

認證和銷量

更多資訊 地區, 認證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