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粒線體擬核相關蛋白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粒線體擬核相關蛋白(英語:mitochondrial nucleoid-associated protein)是存在於粒線體擬核中的蛋白質的統稱,主要包括轉錄因子、單鏈DNA結合蛋白以及眾多參與粒線體中代謝途徑的多功能蛋白。這些蛋白質均由核基因編碼, 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再轉運至粒線體基質內執行功能。[1]除了參與轉錄,粒線體擬核相關蛋白在粒線體DNA(mtDNA)摺疊和粒線體擬核結構組織中也發揮重要作用。粒線體擬核的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都依賴於這些蛋白之間以及蛋白與mtDNA間的相互作用。[2]多種粒線體擬核相關蛋白的缺失也會使擬核結構不穩定,並最終導致DNA損傷。
歷史
1974年研究人員用氨銀染色法在多頭絨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粒線體中觀察到了完整的擬核結構。[3]隨後,在1976年人們成功將其從粒線體中分離出來,並利用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證實粒線體擬核中含有蛋白質。[4]
相關信息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