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尚彭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尚彭語[3](Shompen、Shom Peng)是一種或一群語言,分布在印度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中央直轄區大尼科巴島,在印度洋中,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西北。 部分是因為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原住民與研究者隔絕,尚彭語的描述非常稀缺,最豐富的材料來自19世紀,最近30年也有些質量低下的新材料。尚彭語似乎與其他南尼科巴語有親緣關係,但Glottolog將其劃為孤立語言。
Remove ads
使用者
尚彭人是生活在大尼科巴生態保護區腹地的狩獵採集部落。人口約有400,但人口普查從未進行過。 Parmanand Lal (1977)[4]:104列舉了大尼科巴島內陸下列尚彭人村落。
- Dakade (Pulo-babi東北10km,大尼科巴島西海岸一個尼科巴村莊;15人與4個小屋)
- Puithey (Pulo-babi東南16km)
- Tataiya (Dogmar河尚彭部落,1960年到1977年間從Tataiya遷到Pulo-kunyi)
數據
整個20世紀,唯一的可用數據只有De Roepstorff (1875)的一份詞表、[5]Man (1886)的零散記錄[6]:428–451和Man (1889)的比較數據。[7] 直到1995年新發布的70個詞彙[8],這樣的情況才有所改觀。更多數據發表於2003年,也是迄今最豐富的材料。[9]然而,Blench和Sidwell (2011)注意到2003年的書至少有一部分是抄襲的,作者幾乎不能理解材料,充滿了異常與不一致。例如[a]被轉寫為短⟨a⟩,但schwa [ə]卻被寫成長⟨ā⟩,這和印度或其他地方的任何情況都不一樣。它可能來自更早的一個或數個材料,甚至英屬印度時代。[10] Van Driem (2008)發現幾乎不可能對其進行研究。[11]:227–247Blench和Sidwell試圖分析、對材料進行再轉寫,基於與馬來語借詞的比較和可識別的與其他南亞語的同源詞分析,發現1995年和2003年發布的數據可能來自一種或兩種關係很親密的語言。
Remove ads
系屬分類
雖然尚彭語一般都被歸為南亞語系尼科巴語支,但是整個20世紀支持這麼做的證據都少得可憐。Man (1886)注意到和其他尼科巴語「有任何相似性」的尚彭語詞彙非常少,而且「在絕大多數例子中」,兩支尚彭部落的詞彙都彼此不同。例如,「後背」在不同的資料中有「gikau、tamnōi」和「hokōa」;「洗澡」是「pu(g)oihoɔp」和「hōhōm」;「頭」是「koi」和「fiāu」。在部分情況下,這可能是借詞和本土詞的差別,如「koi」就是尼科巴語支借詞,但這也說明尚彭語不是單獨的一門語言。
不過,基於1997年的數據,van Driem (2008)分析出尚彭語屬於尼科巴語支。[11]
Blench和Sidwell在2003年的數據中注釋了很多尼科巴語支和嘉海語支的同源詞,包括許多只在尼科巴語支或只在嘉海語支(有時還有塞邁語支)中發現的特徵詞彙。他們還注意到尚彭語和嘉海語支有著歷時上的共同創新。以上種種證據說明尚彭語可能屬於嘉海語支或至少屬於亞斯里語支,或者可能是南南亞語族中,與亞斯里語支、尼科巴語支平行的第三個語支。[10] 但是,保羅·西德維爾 (2017)[12]還是將尚彭語劃為南尼科巴語支語言,而不是南亞語系單獨的一支。
音系
仍不清楚下列描述能否應用於所有尚彭語變體,是否已經窮儘其所有音素。
轉寫中復原出8個元音/i e ɛ a ə ɔ o u/,可能有鼻化元音和/或元音長度的對立。有數個複合元音和雙元音。
大多數南亞語詞根都以鼻音韻尾*m *n *ŋ結尾,尚彭語中則以濁塞音[b d ɡ]結尾,這很像亞斯里語支特別是嘉海語支,原來的鼻韻尾變成了前塞音,甚至完全是濁塞音。不同之處在於,嘉海語支鼻音與塞音合流,而尚彭語鼻音則似乎先丟失,只有後來重新獲得的鼻音發生過這個變化。也有一些詞保留了鼻音。不清楚尼科巴語借詞能否解釋所有例外。尚彭語可能在尼科巴語支語言的影響下經歷過部分的詞彙重組。
其他歷時音變有韻尾*r和*l合流為[w],元音前的*r變為[j],音節尾*h和*s的丟失,以及南亞語長元音裂化為雙元音。
Remove ads
詞彙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