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克托·切爾克索夫
克格勃官员(1950—202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維克托·瓦西里耶維奇·切爾克索夫 (俄語:Викт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Черкесов;1950年7月13日—2022年11月8日),也叫維克多·切爾科索夫,俄羅斯安全部門官員。
Remove ads
生平
切爾克索夫1973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國立大學法學系。1975年至1991年,他在列寧格勒和列寧格勒州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在此期間起訴了包括民主聯盟成員在內的不少政治異見人士[1]。
1992年至1998年8月,切爾克索夫擔任國家委員會的後繼機構聖彼得堡安全部長(MBK)/聯邦反間諜服務(FSK)/聯邦安全局(FSB)的領導職位。
1998年8月至2000年5月,切爾克索夫擔任弗拉基米爾·普丁和尼古拉·帕特魯舍夫領導下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第一副局長。 2000年5月18日至2003年3月11日,他擔任俄羅斯總統普丁西北部聯邦管區全權特使。
從2003年3月11日起直至去世,切爾克索夫擔任俄羅斯聯邦麻醉品和精神藥物流通管制國家委員會主席(自2004年3月起,該機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毒品管制局)。
2007年10月初,聯邦毒品管制局的幾名高級官員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特工逮捕,分析人士認為逮捕行動是維克托·切爾克索夫、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謝欽和弗拉基米爾·普丁派系其他成員之間長期鬥爭的一部分[2]。
2007年10月9日,《生意人報》發表了一篇署名切爾克索夫的文章,文章稱當月早些時候因刑事指控被拘留的俄羅斯毒品管制局官員是個例,而不是慣例,特工情報機關工作人員之間的地盤之爭可能會加劇從而破壞國家穩定。對俄羅斯來說,唯一既現實又相對有利的選擇是繼續演變成一個由安全部門官員統治的社團主義國家[3]。
弗拉基米爾·普里比洛夫斯基稱,2007年10月27日兩名俄羅斯毒品管制局官員被毒死事件,是俄羅斯西羅維基之間權力鬥爭的一部分[4]。而經濟學家米哈伊爾·德利亞金表示,當今俄羅斯的整個政治體系是各個宗派和團體的鬥爭,目的是讓普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不是根據競爭對手的情況繼續掌權[4]。
2008年5月12日,切爾克索夫被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解除國家麻醉品和精神藥物流通管制委員會主席職務,被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丁任命為聯邦軍事和特種裝備採購局局長[5][6]。這被認為是對《生意人報》上那篇討論普丁派系內鬥的文章的報復[7][8],弗拉基米爾·普丁也曾對切爾克索夫的文章作出反駁,在電視節目《與普丁連線》中表示,「指控特工情報局有內鬥的人首先必須自己是清白的」[9]。
2022年11月8日,切爾克索夫於聖彼得堡逝世,享年72歲[10]。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