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共和黨的政治立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國共和黨的政治綱領歷來以美國保守主義為核心,與民主黨的現代自由主義形成鮮明對比[1][2][3]。 共和黨的政策立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目前,該黨的財政保守主義主張包括降低稅收、維護槍枝權利、倡導小政府[4] ,並推崇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自由貿易、減少政府對企業的監管,以及限制工會權力。在社會保守主義方面,共和黨堅持捍衛憲法第二修正案所賦予的槍枝權利,支持死刑,並倡導以基督教價值觀為基礎的傳統道德觀,其中包括對墮胎的嚴格限制[5] 。
在外交政策上,共和黨人通常主張增強國防實力、增加軍費開支,並傾向於採取單邊行動,以維護國家利益。此外,共和黨堅決反對非法移民、毒品合法化和平權行動[6],同時積極推動擇校自由(School Choice)和校內禱告權利,以強化其在教育政策方面的保守立場。
經濟議題
自 20 世紀 20 年代以來,共和黨一直堅持財政保守主義的理念。共和黨人堅信,自由市場和個人成就是推動經濟繁榮的主要因素。為此,他們倡導自由放任經濟(laissez-faire economics)、小政府、自由市場與自由貿易,並支持削減稅收、減少政府開支、推進私有化,以及縮減政府運營的福利項目,轉而依賴私營非營利機構,並鼓勵個人承擔更多責任。
然而,在後來的某些時期,一些共和黨人開始從支持自由貿易轉向主張貿易保護主義[7]。
歷史上,共和黨一直在地方商界以及美國內戰後「鍍金時代」崛起的大型企業集團中擁有穩固的支持基礎。然而,進入 21 世紀,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許多大型企業逐漸向左派傾斜,熱衷於施壓、審查和宣傳自由派的社會觀念和政策[8]。
供給側經濟學是現代共和黨推崇的主要經濟理論之一。里根政府時期的「里根經濟學」(Reaganomics)便源於此理論,該理論認為降低所得稅稅率可促進經濟增長,從而帶來相同或更多的稅收收入[9] 。因此,共和黨長期倡導減稅,認為累進稅率不公平地針對了創造就業和財富的人,並普遍反對遺產稅[10]。
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共和黨支持關稅以保護美國工業和工人。1896 年政綱強調保護主義政策,主張對外國商品徵稅,扶持本國產業,保障美國工人薪資水平[11]。
共和黨反對政府主導的貧困救助福利項目,認為這類政策助長依賴性,削弱個人進取精神。相較之下,他們提倡個人責任和自力更生,鼓勵公民掌控自己的生活。共和黨曾主導並大力推動 1996 年福利改革,該法案最終由民主黨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簽署生效,並大幅限制了數千個美國家庭的福利資格。[12][13]
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持擇校自由(school choice),主張通過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和私立學校代金券(School Vouchers)提供更多教育選擇。
特許學校是一種公立但獨立運營的學校,通常由非營利組織、教育機構或社區團體創辦,並通過政府撥款資助。與傳統公立學校相比,特許學校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可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師資聘用方面進行創新,同時仍需接受政府監管,確保達到特定的教育標準。
私立學校代金券是一種政府提供的財政補助,讓符合條件的家庭將這筆資金用於支付私立學校學費,而非只能選擇公立學校。這一政策旨在提供低收入家庭更多擇校自由,允許家長為孩子選擇更適合的學校,而不僅僅局限於居住地的公立學校。
許多共和黨人批評公立學校系統的表現以及教師工會的影響[14]。共和黨堅持推行更嚴格的公立學校問責制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 年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該法案在國會獲得兩黨支持,並由布什總統簽署生效。許多共和黨人反對 1979 年設立美國教育部[15]。
Remove ads
共和黨反對政府主導的單一支付者醫療體系,認為其屬於社會化醫療,更支持個人或雇主提供的保險,由Medicare(聯邦醫療保險)覆蓋老年人,Medicaid(聯邦醫療補助)為約 40% 的貧困人口提供保障。
2003 年,國會在兩黨支持下通過《聯邦醫療保險現代化法案》(Medicare Modernization Act),覆蓋處方藥費用,並由總統布什簽署成為法律。
共和黨人普遍支持提高健康保險可轉移性,保護既有病症患者的保險權益,限制醫療事故訴訟賠償,推廣電子醫療記錄系統,優先發展預防性醫療,並通過稅收優惠降低無保險人群的成本。共和黨還反對政府資助選擇性墮胎[16]。
自 20 世紀 20 年代以來,共和黨普遍反對工會,而工會是民主黨「新政聯盟」的重要力量。儘管私營部門工會會員減少,但公共部門工會(如教師工會)的影響力有所上升。
共和黨在州級支持「工作權法」(Right to Work Laws),削弱工會權力;在聯邦層面,他們支持 1947 年《塔夫脫-哈特利法案》,賦予工人選擇不加入工會的權利。
多數共和黨人反對提高最低工資,認為這會削減就業、推動外包,並導致物價上漲[17]。 分析人士指出,工會的最強烈反對者已轉向共和黨陣營[18]。
2010 年,在茶黨支持下,共和黨州長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大力削弱公共部門工會,理由是養老金負擔過重和工會權力過大[19]。 儘管受到民主黨和工會挑戰,他成功抵禦罷免投票,並於 2014 年連任[20] 。
歷史上,共和黨部分領導人支持環保,如西奧多·羅斯福推動國家公園體系,[21] 尼克森成立環境保護署(EPA)[22]。
共和黨主張市場導向的環保政策,強調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並行[23], 支持清潔能源和核能,但反對碳排放交易[24] , 並支持擴大石油鑽探。
社會議題
共和黨普遍支持社會保守主義政策,但黨內也存在中間派和自由意志主義派的不同聲音。社會保守派主張制定法律維護基於基督教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反對下列議題:
大多數共和黨人反對選擇性墮胎,理由基於宗教或道德,但部分人支持在強姦、亂倫或危及母親生命時例外。2003 年,共和黨國會成員大力支持《晚期引產墮胎禁令法案》。近年來,黨內立場進一步收緊,許多成員僅接受母親生命受威脅時例外[28][29]。
儘管共和黨支持科學研究經費,但反對聯邦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認為其涉及破壞人類胚胎。 布什總統兩次否決研究資助法案,稱其「跨越了道德界限」[30]。 黨內更傾向於支持成人幹細胞和羊膜幹細胞研究[31][32]。
共和黨1976 年首次在黨綱中加入反墮胎立場,並推動《海德修正案》限制聯邦資金用於墮胎[33] 。 1980 年後,黨內立場趨於保守,里根總統支持全面禁止墮胎。1990 年代後,共和黨高層競選時淡化墮胎議題,以吸引中間選民。
2012 年共和黨綱領明確指出「未出生的兒童擁有不可侵犯的生命權」,反對使用公共資金推廣或執行墮胎[34]。川普總統最初支持墮胎權,但2016 年競選時轉為反墮胎立場,並承諾提名傾向推翻《羅訴韋德案》的法官。2022 年,最高法院推翻該案,將墮胎立法權交還各州。
共和黨人,尤其是共和黨女性,普遍反對針對女性和部分少數族裔的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認為其本質上是「配額制度」,違背擇優錄取原則(Meritocracy),並可能加劇社會分裂。許多共和黨人支持種族中立的大學招生政策,但主張將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納入考量[35][36]。
共和黨支持嚴格的法律與秩序政策以控制犯罪。絕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持死刑[37]。共和黨歷屆黨綱始終主張死刑具有有效的威懾作用,有助於提升社區安全,並將其與近年來犯罪率上升聯繫起來。
共和黨人普遍支持槍枝擁有權,並反對限制槍枝及相關配件的法律[39]。
然而,近年來, 一些溫和派共和黨人對此立場有所鬆動。2018 年 11 月 28 日晚,時任總統川普宣布,其政府將禁止撞火槍托[40]。 這一決定在共和黨內部引發分歧,部分共和黨人支持,但也有人反對。
共和黨歷來支持「禁毒戰爭」(War on Drugs),並反對毒品合法化[41][42] 。
然而,近年來,共和黨對大麻合法化的反對力度有所減弱,部分國會共和黨議員支持將大麻去罪化或合法化,並推動涉及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改革[41][43]。
共和黨支持公立學校批准的校內禱告,但自1962 年《恩格爾訴維塔利案》(Engel v. Vitale)裁決以來,公立學校已被禁止組織或推動宗教禱告。共和黨人長期反對這一禁令,認為其故意將基督教排除在美國公立教育體系之外[44]。
此外,許多共和黨人主張教師在教授進化論的同時,也應教授創世論或智能設計論(Intelligent Design),從而讓公立學校學生接觸不同觀點 [45][44]。
截至目前,共和黨黨綱正式反對同性婚姻及其他 LGBT 相關議題。[46][47]
2015 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奧貝格費爾訴霍奇斯案》(Obergefell v. Hodges)中裁定同性婚姻在全國範圍內合法化,此後,共和黨內部在是否接受該裁決或通過憲法修正案加以推翻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2016 年總統候選人特德·克魯茲(Ted Cruz)和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支持通過憲法修正案再次禁止同性婚姻,而另一位 2016 年總統候選人傑布·布什(Jeb Bush)則對此持不同立場[48]。 然而,2016 年共和黨黨綱明確譴責最高法院的裁決,並重申婚姻應被定義為「自然婚姻,即一男一女的結合」[46]。
1992 年共和黨黨綱禁止同性戀者參軍,認為有助於維持軍隊紀律[49]。 該立場持續至2012 年,當年黨綱刪除相關措辭[50]。2012 年民調顯示,僅 41% 的共和黨人支持恢復禁令[51]。
1992 年黨綱反對在反歧視法律中納入性取向保護條款[49] 。2008 年和 2012 年共和黨黨綱支持基於性別、種族、年齡、宗教、信仰、殘疾或國籍的反歧視法規,但未提及性取向和性別認同。[50][52]
2013 年,61% 的共和黨人支持立法保護同性戀者免受就業歧視。2007 年,60% 共和黨人支持將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納入仇恨犯罪法[53]。
共和黨在非法移民問題上存在分歧,部分人支持引入移民勞工並放寬入籍標準,而另一些人堅持「邊境執法優先」。2006 年,白宮支持的移民改革法案在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通過,該法案允許數百萬非法移民獲得公民身份,但遭眾議院反對,最終未通過[54]。
外交政策
共和黨傾向軍事主義和民族主義,整體上比民主黨更支持增強軍事實力[55],但黨內在具體策略上存在分歧。新保守派主張干預主義,通過擴大軍力在全球推廣美國價值觀,而自由意志主義派和古保守派則更傾向不干涉主義,其中古保守派仍支持強大國防[56]。
歷史上,共和黨在二戰前推行孤立主義[57] ,但冷戰後轉向國際主義,支持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約。新保守派在里根和布什政府時期影響顯著,推動2003 年伊拉克戰爭[58] ,並支持強化以色列關係及中東民主化。
反恐戰爭成為 2002 和 2004 年選舉中的關鍵議題,共和黨主導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並提出「先發制人戰爭」理論。然而,伊拉克戰爭的後果削弱了其黨內支持。部分共和黨人,如麥凱恩、克魯茲、赫卡比和羅恩·保羅,強烈反對強化審訊技術(酷刑)[59]。
貿易政策在黨內立場反覆。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共和黨支持高關稅保護主義[60] ,但二戰後轉向自由貿易,推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61][62]。川普政府回歸保護主義[63][64] ,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對華發起貿易戰,並以《美墨加協定(USMCA)》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64][65]。
在對外援助方面,共和黨反對歐巴馬政府以金錢援助推動文化議程,如推動同性戀權利[50] ,並主張減少對外援助以維護國家安全和移民政策利益。
其他議題
共和黨支持嚴格憲法解釋(Strict Constructionism)和文本主義(Textualism),主張依據憲法原意進行判決,而非「活憲法」模式[69] 。共和黨普遍認為《羅訴韋德案》是司法激進主義的案例,部分人努力阻止「激進派法官」的任命,並支持司法克制。然而,黨內對司法權是否應尊重立法權存在爭議,一些人主張強化立法至上[70]。
共和黨傾向縮小聯邦政府權力,強化州權,尤其在民權、墮胎、婚姻法規等問題上[71]。 但在同性婚姻、安樂死等議題上,黨內分歧明顯,古保守派支持聯邦干預,自由意志主義派主張下放州權。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