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聊齋圖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聊齋圖說》是根據蒲松齡《聊齋志異》創作的連環圖冊。繪製於清光緒年間,繪圖精美雅致,藝術水平較高[1]。共計48冊,除前2冊外的46冊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2]


歷史
《聊齋圖說》於清光緒年間,由上海商人徐潤的策劃組織畫家繪製,並被徐潤呈獻給清廷(可能是作為慈禧太后六十壽辰的賀禮)[3][4]。第3至48冊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之際,遭俄羅斯帝國軍隊劫走,而前兩冊則長期下落不明。被劫走的《聊齋圖說》先被贈予海參崴東方研究所,後轉到遠東大學。蘇聯成立後收藏於蘇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1958年4月19日,蘇聯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將其移交歸還中國駐蘇聯大使館。同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將其撥給北京圖書館收藏。1959年,調至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3][5][6]
2015年香港邦瀚斯春季拍賣會、2020年10月中貿聖佳25周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各拍出一冊《聊齋圖說》,二者題簽均作「聊齋圖說第二冊」,但內容完全不同。有學者認為該兩冊《聊齋圖說》均為原裝佚本,並根據篇目編排認為邦瀚斯拍本實為第一冊,中貿聖佳拍本為第二冊。[6]
規格及內容
畫冊以摺疊式裝裱,上下木夾板,封面、封底裱以織錦,縱52厘米、橫38厘米。封面題簽隸書「聊齋圖說」,其下小字楷書標明冊數。[3][7]右半開繪圖,左半開文字。文字的上半部分是隸書畫名及編繪者題詩,下半部分寫故事內容(根據青柯亭本文字縮編而成[3])。繪畫為晚清仕女畫風格,筆法細膩,色彩華麗[1]。每篇故事長短各異,少則1頁,多則7頁[4]。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46冊《聊齋圖說》共收錄《聊齋》故事420則(另說418則[1]),繪圖725幅。[3][2]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