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賽迪斯修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賽迪斯修院map
Remove ads

聖賽迪斯修院亞美尼亞語Սուրբ Թադէոսի վանք, Surb Tadeosi vank; 波斯語کلیسای تادئوس مقدس, Kelisā-ye Tādeus moghadas)是一座坐落於伊朗西亞塞拜然省的古亞美尼亞修道院。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堂建築之一。

快速預覽 世界遺產, 位置 ...

它也稱作Kara Kilise(「黑色教堂」[1]波斯語قره‌ کلیسا, Qare Kelisā), 距離查爾迪蘭城20公里。[2][3] 遠處可見這座修道院和具有亞美尼亞特色的圓錐屋頂。[4]

這座修道院是朝拜聖賽迪斯的聖地,於202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

Remove ads

歷史與結構

Thumb
標記出聖賽迪斯修院位置的區域地圖

按照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的傳統,猶達·達陡,也叫聖猶達(與加略人猶大不同),令亞美尼亞和波斯地區皈依基督教。[6]聖猶達殉難於亞美尼亞,根據相同的傳統,他被尊為亞美尼亞教派的使徒。[6]相傳現址上早在前66年就有人特地建造過一座用來紀念他的教堂。

由於這座修道院在1319年的地震中受損後得到大規模重建,目前它保留下來的原始結構很少。儘管如此,半圓形後殿周圍的一些部分建成於7世紀。

這座建築絕大多數的現存結構建立於1811年,[7]卡扎爾王子阿巴斯·米爾札主持重建工作。修道院道長西蒙在教堂西側建立了一個類似於前廊的附加結構。

西側的擴展區域複製了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發源的教堂。[7]19世紀新增的部分由砂岩磚石構造。最早建成的部分有黑白的石塊,因此得名「Qara kilise」,在突厥語中意為「黑色教堂」。

2008年7月,聖賽迪斯修院和同一個省區的另兩座亞美尼亞古建築——聖士提凡諾斯修院佐爾佐爾堂——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Thumb
修道院附近的扎卡里教堂
Remove ads

重要細節

使徒聖猶達與巴多羅買

按照亞美尼亞教會的傳統,使徒聖猶達巴多羅買於前45年在整個亞美尼亞地區宣揚上帝的教義,很多人轉變信仰,無數基督教地下團體就此成立。

古代基督教歷史學家Moses of Khorene講述了下面的故事,絕大多數現代歷史編纂學者都把這故事看作一則傳說。[8] 聖猶達使埃德薩王阿布加爾五世皈依基督教。在他去世後,亞美尼亞王國分裂成兩部分。他的兒子 Ananun自我加冕為埃德薩王,而他的外甥Sanatruk統治著亞美尼亞。約前66年,Ananun下達命令在埃德薩處死聖猶達。國王已皈依基督教的女兒與聖猶達一同殉道。 據說她的陵墓位於聖賽迪斯修院附近。

活動

聖賽迪斯修院在2016年7月14-16日舉辦了每年的慶典和朝聖活動。這項活動於202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5]

圖集

另請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