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肉桂捲

甜食糕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肉桂捲
Remove ads

肉桂捲(英語:cinnamon roll) 是一種常見於歐洲(尤其是北歐五國奧地利愛沙尼亞德國)以及北美的麵包甜食。肉桂卷的主體為發酵麵團,擀扁後刷黃油,撒肉桂粉白砂糖捲起切塊烤成,有時也會加入紅糖葡萄乾等其他配料。

快速預覽 類型, 起源地 ...

變體

不同地域的肉桂卷各具特色,例如瑞典的肉桂卷(瑞典語kanelbulle)常加入粉狀或整顆的豆蔻,而哥德堡市哈加(Haga)城區的肉桂卷(瑞典語hagabullar)則以其之巨大而聞名,直徑可達30厘米[1]。美國的肉桂卷則常裹有大量糖霜,質地更蓬鬆,有時也會將卷好的麵皮油炸為甜甜圈

在肉桂卷傳統做法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其它甜點。瑞典的butterkaka和芬蘭的bostonkakku(直譯為「波士頓蛋糕」)都是將數個小肉桂卷放在圓形蛋糕模具中烤成的蛋糕狀甜品。從德國漢堡發源的franzbrötchen則借鑑了法式可頌丹麥酥,類似的起酥皮肉桂卷也見於丹麥(丹麥語wienerbrødsdej kanelsnegle)。

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瑞典的咖啡店、麵包店開始出現販售的肉桂捲,但當時肉桂、豆蔻等香料都十分昂貴,直到1950年代才普及到民眾享用。根據ScandiKitchen的報導,每年每位瑞典人平均會吃下316個肉桂麵包捲[2]

台灣於2020年出現肉桂捲熱潮,至此很多咖啡店都會販售肉桂捲麵包。[3]

文化

在瑞典和芬蘭,肉桂卷常在當地人下午喝咖啡、閒談休息的時間(稱為fika)享用,且每年的10月4日為這兩個國家的肉桂卷日

在北美洲,肉桂卷普遍作早餐食用,且常配有糖粉或奶油芝士製成的糖霜;在美國中西部,肉桂卷還會搭配辣肉醬(一道德克薩斯州和墨西哥融合風味的湯)食用,這種吃法尤見於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4][5]

在丹麥,肉桂卷在每周的星期三尤為受歡迎,一些麵包店也會在這一天將肉桂卷打折出售,為此衍生出了一種名為Onsdagssneglen(直譯為「周三蝸牛卷」)的變體,比一般的肉桂卷更大,由普通麵團(非起酥)製成。該文化起源於1990年代,當時丹麥的全國足球賽在每周三播出,而人們會在觀看電視球賽時享用肉桂卷[6][7]

斯洛維尼亞捷克,肉桂卷常在聖誕節期間作為常見的家庭烘焙糕點享用。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