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肌酸激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肌酸激酶[1](creatine kinase,CK)又稱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EC 2.7.3.2,是可逆地催化ATP及肌酸之間轉磷酸反應的酶。肌酸激酶催化肌酸(Cr)的轉化,並利用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PCr)和二磷酸腺苷(ADP)。
![]() |

肌酸激酶屬於細胞能量代謝的關鍵激酶,與細胞內能量運轉、肌肉收縮、三磷酸腺苷(ATP)再生有直接關係[2]。
肌酸激酶根據分布的部位可分為肌肉型(M型)、腦型(B型)和粒線體型(Mt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Remove ads
作用
在快速消耗 ATP 的組織和細胞中,尤其是骨骼肌、大腦、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內耳的毛細胞、平滑肌,PCr 是一個能量儲備庫,用於就地快速緩沖和再生 ATP,以及通過 PCr 太空梭或迴路進行細胞內能量運輸[3]。因此肌酸激酶是這類組織中一種重要的酶[4]。
粒線體肌酸激酶(CKm)存在於粒線體膜間隙,它利用粒線體產生的 ATP 和從細胞質輸入的肌酸(Cr)再生磷酸肌酸(PCr)。除了兩種粒線體肌酸激酶同功酶形式,即普遍存在的 mtCK[注 1](存在於非肌肉組織中)和肉瘤型 mtCK(存在於肉瘤型肌肉中)之外,根據組織的不同,還有三種細胞質肌酸激酶同功酶形式存在於細胞質中。
注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