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臘戍
缅甸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臘戍(緬甸語:လားရှိုးမြို့,緬甸語委轉寫:la: hrui: mrui. [láʃó mjo̰];撣語:ဝဵင်းလႃႈသဵဝ်ႈ),又作臘戌,是緬甸撣邦北部的重要城市,也是該邦第二大城市。根據2020年緬甸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臘戍市人口約為60萬人,海拔約870米。
臘戍是緬甸北部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為滇緬公路的起點,亦是從緬甸曼德勒前往木姐及中國雲南省的必經之地。該市與中國的邊境貿易尤為頻繁,是其最主要的邊貿夥伴之一。此外,臘戍也是中國、印度與東南亞國家之間交流的重要節點,可通往仰光、泰國及新加坡等中南半島國家。市內交通網絡發達,具備公路、鐵路和航空等多種交通方式,惟不具備水路運輸條件。臘戍地形呈現北低南高、東低西高的分布格局。
行政區劃方面,臘戍市劃分為12個主要區域,口語中常以「號」或「保」稱呼(如「12保」或「12號」指第12分區),1990年代後也開發了若干新區。
臘戍是典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信仰城市。居民以華人居多,據估計約占總人口的60%[來源請求],主要包括雲南人、果敢人、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和山東人等。其他族群包括撣族、緬族、印度人、苗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宗教方面,佛教為主要信仰,此外亦有伊斯蘭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及本地傳統信仰等。
教育方面,臘戍擁有約120所華文學校,其中設有初中與高中階段教育(共13所高中),緬文政府學校則包括20餘所小學、中學與高中,同時設有3所學院及4所大學,為撣邦北部的重要教育中心。
2023年1027颶風行動期間,由於臘戍作為緬甸殘軍反撲三兄弟聯盟的後盾,果敢同盟軍於2024年7月發起總攻臘戍的武裝行動,至次月初完全占領臘戍。[1]2025年4月同盟軍撤出臘戍,交還軍政府,但保持在臘戍周邊活動。[2]
Remove ads
教育
交通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