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祿豐縣縣城金山鎮以北約9公里,科甲村委會石灰壩村小組以北的廟山坡,老成昆鐵路旁,是著名的祿豐古猿化石的發現地,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
1975年,石灰壩村一社員在廟山坡掘褐煤中,發現了一批化石送至祿豐縣文化館,後送雲南省博物館鑑定,其中有一枚牙齒化石疑為「猿人」牙齒化石,後被鑑定為古猿牙齒化石。[1]1976年至1983年雲南省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祿豐縣文化館組成聯合發掘隊,對該地點進行了十次科學發掘,共獲得古猿化石標本顱骨六個,下頜骨十餘件,同時,在同一地點還發掘出三趾馬、嵌齒象、劍齒虎、大唇犀、熊、鹿、豬、河狸、水獺等可鑑定的動物化石一百餘種。在出土化石的質量、數量、種類上都是世界上同時期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遺址地之一。遺址出土的古生物群也被稱為「石灰壩動物群」。
研究
1978年12月16日,在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晚中新世古猿頭骨化石,當時認為這個頭骨屬於臘瑪古猿,和人類的起源有直接關係,在國內外引起極大地反響。但隨著大量標本的出土和研究的深入,臘瑪古猿被認為是西瓦古猿的雌性種,本遺址出土的古猿化石也明顯區別於西瓦古猿,科學家因而建立了一個新的屬種-祿豐古猿屬祿豐種,並把雲南開遠、元謀、保山、昭通和泰國發現的同類古猿歸入祿豐古猿屬。祿豐古猿是人科早期成員,對科學研究從猿到人的過渡演化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2]
保護
1981年9月23日,祿豐臘瑪古猿產地被公布為第一批楚雄州文物保護單位[3]。1983年1月13日,祿豐古猿化石產地被公布為第二批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公布為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核心區域已被圍欄、圍牆封閉保護。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