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哨兵行動
局部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哨兵行動始於2015年,是阿富汗戰爭的第二階段,與2001年開始阿富汗戰爭的第一階段有所區別,到了此階段的美軍避免在阿富汗投入自身主力,而是由阿富汗安全部隊接管國內安保,主導國內軍事行動。
自由哨兵行動 | ||||||||
---|---|---|---|---|---|---|---|---|
阿富汗戰爭和反恐戰爭的一部分 | ||||||||
![]() 阿富汗的軍事局勢 | ||||||||
| ||||||||
參戰方 | ||||||||
親政府民兵 盟國: |
支持: 聯盟組織
聯盟組織
|
聯盟組織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已卸任 |
![]() (Fidai Mahaz指揮官)[22] |
![]() | ||||||
兵力 | ||||||||
|
![]() |
![]() 伊斯蘭國支持者:10,000人 (俄羅斯總統特使統計)[44] | ||||||
傷亡與損失 | ||||||||
![]() | 15,962-32,005人死亡[*][48] |
![]() ![]() | ||||||
平民死亡: 3,545人(2015年)[53];超過3,800人(2018年)[54];3,035人(2020年)[55] |
歷史
2014年12月28日,北約正式結束阿富汗的戰鬥行動,轉入全面的安全責任,阿富汗政府在喀布爾舉行儀式。[56]然而,這只是新階段衝突的開始,戰爭並未結束。
2011年至2016年,美軍逐步從阿富汗撤離,北約部隊亦然,他們將許多作戰任務移交給阿富汗安全部隊。美國和阿富汗之間簽署一項雙邊安全協議,讓北約部隊在撤軍日期之後繼續留下,協助諮詢和反恐能力。[57]北約駐軍人數約13,000人,包括9,800名美國人,另外還有26,000名軍事承包商人員。[58][59][60]相對較少的美國人在那裡執行空襲以及近距離空中支援(CAS)阿富汗軍隊。不包括CAS任務,估計自2015年1月1日以來,美國空襲造成2,600至3,400人死亡,估計其中的125至182人是平民。[61]
2015年全年阿富汗軍人陣亡6,600多人,2016年截至11月12日止,阿富汗軍人陣亡6,700多人。從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政府控制區縮小了大約15%,在2016年底塔利班控制著全國約10%的人口,而阿富汗政府控制著全國大約67%的人口,其餘人口位於爭奪中的地區[62]。
從2017年1月1日至5月8日期間,阿富汗安全部隊蒙受超過6,000人的傷亡[63]。從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阿安全部隊的人數減少了10.6%,主要是由於警察人數被削減[64]。
唐納·川普接任美國總統後,解除過往歐巴馬政府對美軍施加的限制,以加強打擊恐怖分子的能力。2017年8月,川普批評巴基斯坦為塔利班和其它恐怖組織提供安全庇護,川普表示美國一直在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援助,可是巴基斯坦卻在窩藏美國正在打擊的恐怖分子,川普宣稱「這必須改變。而且必須立即改變」[65]。

阿富汗政府宣稱其部隊在2017年打死13,600名叛亂分子,另外拘捕了2,000名叛亂分子[66]。
在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間,阿安全部隊有約14,000人陣亡[67]。2018年11月,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表示從2015年起阿安全部隊已損失近29,000人[68]。
2018年8月1日,在遭到塔利班攻擊後,超過150名伊斯蘭國分子在朱茲詹省向阿政府軍投降[69]。


2019年10月27日,美軍和阿富汗安全部隊在坎達哈省和法里亞布省執行聯合軍事行動,造成80多名塔利班分子喪生。[70]
2020年2月29日,經過多輪談判後,美國與塔利班在卡達簽署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協議重要內容包括;美軍將會在135天內逐步撤軍,將駐紮兵力從1萬2000人降至8600人;塔利班則承諾不再發動針對阿富汗政府的襲擊;阿富汗政府則認同塔利班的人權和地位。 阿富汗政府在與塔利班的協議中,塔利班同意釋放1,000名阿富汗士兵,而阿富汗政府將釋放5,000名塔利班囚犯,但阿富汗政府保留釋放塔利班數千名囚犯的談判,原因是塔利班囚犯之中包含具有危險思想的人員。3月2日,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就囚犯問題打破承諾,發動恐怖襲擊攻擊阿富汗憲兵部隊,但強調不會攻擊外國部隊。隔日,美軍展開回應塔利班的軍事行動,對塔利班發動小型空襲,但和平協議並沒因此中斷[71]。
阿富汗政府因為2019年總統選舉結果,引發政治危機。爭取連任的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和時任執行長阿卜杜拉·阿卜杜拉爭選總統職位。最終加尼獲得50.64%選票,阿卜杜拉獲得39.52%選票,歐盟在次日宣布承認加尼勝選。阿卜杜拉指責選舉舞弊,宣稱自己獲勝,要組建一個「平行政府」與加尼對立。3月6日,伊斯蘭國在首都喀布爾舉行的一場集會發動恐襲擊,導致至少32人死亡[72]。3月9日,加尼與阿卜杜拉在兩個不同地點,分別宣誓就職總統職位,引發阿富汗政局動盪。美國為挽救與塔利班的和平協議,盡最大努力協調阿富汗2位總統與塔利班的矛盾,但彊持在釋放塔利班囚犯的問題上,使得和平協議進程停滯不前[73]。8月13日,阿富汗當局宣布開始釋放談判中的400名塔利班囚犯,得以繼續啟動和平談判[74]。
9月12日,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在卡達首都杜哈展開歷史性談判,以尋求終止近20年的阿富汗戰事。也是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開戰以來,阿富汗與塔利班首次展開談判[75]。但在談判進展緩慢之際,阿富汗昆都士省汗阿巴德地區的阿富汗軍陣地於9月19日遭到襲擊,阿富汗軍方隨著也以數波空襲回擊,炸死30多名塔利班戰士,包含2名指揮官。但塔利班則發布聲明否認戰士遇襲,並聲稱有23位平民喪命。阿富汗國防部宣稱在得知塔利班說法,將會進行調查。阿富汗總統加尼呼籲塔班利因人道理由停火[76]。自9月12日談判開始以來,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在各地頻頻爆發衝突。阿富汗內政部發言人塔里克·阿里安(Tariq Arian)在9月21日表示,在過去的一周中,塔利班的襲擊在24個省中殺死了98名平民,另外230人受傷。阿富汗國防部官員指出,阿富汗境內至少有57名阿富汗安全部隊成員和80名塔利班戰鬥人員喪生[77]。
2021年3月5日起,美國阿富汗和解問題特別代表與塔利班團隊在卡達首都杜哈重新開始和平談判[78]。
6月28日,阿富汗兩個省份的4個區域中心被塔利班控制[79]。
7月13日,阿富汗聲稱擊斃267名塔利班武裝人員[80]。
8月7日,塔利班在3日內連奪5省,政府軍不戰而退。
8月12日夜,坎達哈、加茲尼、赫拉特均被塔利班攻克,塔利班武裝已經推進至距離喀布爾僅有130餘公里的要衝。同日,英美等國皆稱很快會撤離大使[81]。
8月13日,塔利班再克拉什卡爾加與普勒-阿拉姆兩座重鎮,距離喀布爾僅有50公里,政府軍已兵敗如山倒。
美軍已於喀布爾國際機場部署3,000兵力協助撤僑,挪威大使館宣布關閉,而法國大使館已經縮減人員規模至最低[82]。
截止8月14日,政府軍仍然掌握的重要城市除了喀布爾外,尚餘北部的馬扎里沙里夫以及巴阿邊界的賈拉拉巴德。而西北部的重鎮瑙堡在當天已經被佔領,而菲羅茲科則不戰而降。[83]
同日,美國轟炸了坎達哈機場,炸死了幾名塔利班民兵。[84]
8月15日下午,塔利班攻入首都喀布爾,控制喀布爾大學,並正與阿富汗政府談判,要求後者和平投降。[85]美國駐喀布爾的核心團隊成員工作地點轉到喀布爾機場,而目前留在喀布爾的美國大使館人員低於50人。而其他國家駐喀布爾大使館正在「以有限人力在合適地點運作」。[86]
阿富汗代理內政部長當日米爾薩瓦宣布:「政權將和平轉移,安全部隊會確保喀布爾安全」。而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將會在幾小時內宣布辭職,並且與塔利班的臨時政府相對接。[87]
塔利班領導人已經下令在喀布爾避免使用暴力或者傷害平民,並讓任何選擇離開的人安全離開。他還要求婦女前往受到保護的地區,[88]並且要求塔利班的部隊暫緩進入喀布爾城。[85]
8月17日,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宣布依據阿富汗憲法就任臨時總統。稍後阿姆魯拉·薩利赫與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之子艾哈邁德·馬蘇德聯手,於目前由北方聯盟所控制的潘傑希爾,組成潘傑希爾抵抗勢力,並宣示將持續對抗目前塔利班政權。當天大約在同一時間,阿富汗國民軍的殘剩的力量在艾哈邁德·馬蘇德的鼓舞下,開始集結在潘傑希爾山谷,並成功奪回先前由塔利班所佔領之帕爾旺省首府恰里卡爾,預備與目前佔領喀布爾的塔利班政權進行長期對決。
阿富汗的影響
在阿富汗的的傷亡人員中,大多數主要由政府軍和支持政府的武裝導致,其中有70%傷亡人員被歸咎於「反政府分子」。
2014年,阿富汗的平民傷亡數字為10,548人,這是自2009年以來所記載的最高平民傷亡數字,其中平民死亡數字為3,699人,受傷人數為6,849人[89]。
據統計,自從2009年以來,阿富汗武裝衝突總共造成的平民傷亡數字為47,745例。2017年,阿富汗的衝突造成10,453名平民因傷亡,其中包括3,438人死亡和7,015人受傷[90]。
2019年,聯合國記錄了3,403名平民被殺害、6,989人受傷[91]。
2020年上半年,聯合國援助團共記錄了3,458起平民傷亡事件,其中1,282人死亡、2,176人受傷[92]。
自北約組織的大部分部隊已經在2013和2014年撤離後,阿富汗叛軍和政府軍之間的戰鬥更加激烈,恐怖主義活動也更加猖獗,平民死傷人數不斷上升,其中婦女和兒童人數大增。數以萬計的難民前往歐洲尋找新天地,但歐洲各國對此保持不同立場,一些國家則遣返難民回國或提供難民返鄉津貼,以鼓勵難民回國,而遣返難民在歐洲各國一直存在爭議[93]。其中,德國在2015年至2017年底,一共拒絕了82,358名阿富汗難民提出的避難申請[94]。
2013年1月,聯合國估計有547,550名國內流離失所者,比2012年1月估計的447,547名國內流離失所者增加了25%。
從1996年到1999年,塔利班控制了阿富汗96%的罌粟田,使鴉片成為其最大的收入來源。鴉片出口稅也成為塔利班收入的主要支柱之一,為戰爭提供了武器,彈藥和燃料,同時阿富汗毒品走私問題也成為長年以來世界各國一項頭痛的問題。《紐約時報》上,統一戰線財政部長瓦希杜拉·薩巴旺(Wahidullah Sabawoon)宣布塔利班沒有年度預算,但「似乎每年花費3億美元,幾乎全部用於戰爭」。他補充說,塔利班越來越依賴3種貨幣來源:「罌粟,巴基斯坦人和奧薩馬·賓·拉登」[96]。
到2000年,阿富汗估計占世界鴉片供應量的75%,2000年,阿富汗的鴉片供應量為82,171公頃(203,050英畝),估計為3,276噸。隨後,阿富汗禁止鴉片種植,估計產量從1,685公頃(4,160英畝)降至74公噸。一些觀察家說,這項禁令是為了提高鴉片價格和增加出售大量現有庫存的利潤而發出的,以求在聯合國獲得國際承認。
1999年的收成創歷史新高,其後在2000年有所減產,但產量仍然很高。2000年和2001年繼續販運積累的庫存。2002年,聯合國提到「在前幾年豐收期間積累了大量的鴉片劑」。2001年9月,在9月11日對美國發動襲擊之前,塔利班據稱授權阿富汗農民再次播種鴉片[97]。
到了2005年,阿富汗的鴉片產量占世界的90%,其中大部分被加工成海洛因,並在歐洲和俄羅斯出售。200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告說:「聯合國的調查結果表明,價值650億美元(合390億英鎊)的鴉片市場為全球恐怖主義提供了資金,迎合了1,500萬毒品成癮者,每年殺死10萬人。」 美國官員表示,贏得阿富汗反毒品戰爭是贏得阿富汗反恐戰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求在國際上為消除毒品的努力提供援助。
2017年,阿富汗的毒品走私交易的產值為41至6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至32%,鴉片經濟的產值迄今已超過阿富汗2016年合法商品和服務的出口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2018年,阿富汗的罌粟種植約為32.8萬公頃,比2016年的20.1萬公頃增長63%[98]。
參戰方
2016年阿富汗政府軍和警察在表面上合共有32萬人,實際人數遠低於此。2016年8月,美國政府屬下的阿富汗重建特別監察長致函美國國防部,指出阿富汗安全部隊內,利用不存在的人員侵吞軍餉的現象嚴重,領薪的「幽靈士兵」和「幽靈警察」數以萬計。赫爾曼德省的官員表示在該省的安全部隊有多達一半的領薪人員實際上不存在[99]。
北約官員批評一些阿富汗官員貪污腐敗、領導無方,可是若加以嚴格管控,又會引致部隊補給不足和士氣低落,一些心生不滿的軍警帶同這些大量武器叛逃,加入塔利班[100]。

阿富汗總統2018年底表示近4年來政府軍部隊已經死亡近30,000人,傷殘者不計,而軍人月薪約200美金,政府曾於2015年公布安全部隊傷亡數據為5,000人死亡、1.5萬人負傷[45]。
在2021年的戰事當中,有許多阿富汗政府官員遭到拘禁。目前已知被拘禁的最高職位的官員為資深指揮官伊斯梅爾汗。塔利班已經承諾不會傷害所有官員,並且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斯梅爾汗已經獲釋。[101]。
塔利班經過十幾年的反撲戰鬥加上農村地區支持,充分利用阿富汗地形特徵和宗教動員,逐步攻佔近一半領土,美國扶植的新政府軍慢慢轉守勢。
2018在聯合國召開的援助阿富汗議會期間,塔利班再一次發動了炸彈襲擊,導致56名阿富汗士兵死亡、300多人受傷[102]。[與來源不符]美軍向塔利班提出6個月的停火協議也遭到了拒絕,這已經是塔利班第3次拒絕美軍的停火要求。
同時持續不斷的游擊戰埋伏襲擊政府車隊,例如2018年11月25日阿富汗西部法拉省,整支警察車隊被伏擊戰大舉消滅[103],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塔利班神學士武裝企圖使用游擊戰術由點連接成面,對當地安全部隊和政府官員進行近乎每天1次的襲擊,最後上升為戰略態勢,吸引越來越多穆斯林加入其和美國基督教的聖戰。其在卡達建立了辦事處並稱為是流亡政府所在,小國卡達意圖在回教世界所有相關事務中扮演協調方角色,所以與塔利班有部分默契存在,其實塔利班並非完全沒有國際視角的鄉下游擊隊,其也利用大國競爭態勢與中國及更多國家展開接觸,透過引進更多外部勢力來平衡美國話語權[104]。
根據阿富汗重建特別監察長的報告,截至2018年1月31日塔利班已經占據59個縣(佔總數約14.5%),另有119個縣(29.2%)陷於雙方爭奪中,塔利班同時繼續向城市地區製造爆炸案和游擊進攻[105]。2019年4月30日美軍宣布日後不再公佈雙方領土人口對比,更是引發一輪質疑是否是數據逆轉所以不敢再公佈[106]。
早在2017年8月英國BBC一項自主調查發現塔利班在70%領土上可以非常活躍的活動,基本視美軍如無物也無人可奈何,而這些地區人口已近全國一半,而同年8月北約卻公佈塔利班只在44%領土活動,兩者相差巨大在2017年就已經引起BBC關注[107]。同時他們調查發現伊斯蘭國開始出現在10%的領土上,似乎與塔利班有共存關係。
2021年塔利班在3日內連奪5省。
從歐巴馬政府後期到川普執政,美國的阿富汗戰略發生轉變,其目前角色逐漸更像是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之間的調節者,這是因為美國意圖往逐漸淡化方向脫身,但又不甘於花費了17年時間,上萬士兵傷殘和上兆美金代價的戰爭最後以一種極度不利美國的方式結束,若提早撤退等同於戰敗,從而陷入兩難,所以至今美軍在阿仍保留一定軍力。
2018年後川普政府專注於與塔利班達成政治解決方案,考慮到該組織的一些長期要求,美國特使扎爾邁舉行了塔利班直接會談。這已經改變了十多年前將之視為絕對恐怖組織並拒絕談判的立場[102]。美國社會普遍對阿富汗戰爭感到不耐煩和不知目的為何,華盛頓戰略界則認為應該儘早抽出資源應對大國競爭和伊朗、北韓[108]。
2018年11月美軍最高軍事指揮官鄧福德發表聲明稱,經過17年的不斷戰爭,美軍沒能戰勝阿富汗塔利班組織[109],美國新任阿富汗和解事務特別代表扎爾邁2018年11月18日説希望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明年4月20日前達成和平協議。此等同宣告美國已經接受無法消滅塔利班的事實,但至今各種談判沒有結論,如果真有戰後時代來臨,塔利班也將成為一股政治力量長期存在阿富汗,成為一股極端的隱患勢力,雖然美國想將塔利班轉型為一個政黨將來與現政府成為一種兩黨政治,塔利班鷹派則自認只要複製越戰模式耗到美軍無法忍受而撤退時,便能直接攻入大城市重奪政權[110]。
美國也透過軟性手段推動計畫,例如具有「塔利班之父」稱號的穆斯林傳教士「哈克」,協助阿富汗政府遊說塔利班組織進行和談,但2018年下半年在巴基斯坦被刺殺身亡,早年他創立的神學院連塔利班創始人歐瑪也是該院學生,因此得到塔利班之父的稱號。然而刺殺行動表明塔利班中的強硬派依然有行動能力[111],且中東相當大一部分穆斯林對美國是拒絕談判態度並對塔利班有同情心理,所以即使在巴基斯坦也能找到合作對象準確定位暗殺目標,並產生恫嚇效應警告任何想與美軍達成和解的人士。
各方反應
2021年8月10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表示,保衛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是阿富汗政府軍自己的戰鬥。[114]8月13日,柯比稱阿富汗首都未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115]
8月1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坦承,阿富汗淪陷的速度超過預期。[116]拜登在大衛營發表聲明稱,「如果阿富汗軍隊不能或不願守住自己的國家,美軍再駐紮1年或5年也不會有什麼不同。」[117]並表示不會把阿富汗戰爭傳給下任總統。[118]
儘管塔利班已經控制阿富汗大部分領土,並切斷各城市聯繫,[120] 但國際社會普遍對其所建立的政權存有疑慮和抗拒。
部分國家認為塔利班為極端組織,包括美、英、俄[121]等大國。但亦有一些國家持開放態度,例如中、俄,及部分中東國家。因此,臨時政府若要獲得國家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必須確保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及自由、婦女及少女的教育及其他社會權利、並承諾打擊周邊的恐怖主義組織。這樣才能確保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攻入首都,全國已無抵擋能力。總統逃至塔吉克。 [122][123]
塔利班表示,將成立新國家,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124]
逃離阿富汗的難民,大多沒有經濟能力,只能步行前往。路上可見支撐不下去的屍體,土耳其作為歐洲大國,是個很好的庇護所。一位受訪者說,塔利班到處占領,會給他們武器去打仗,然後死在那裏。另一位受訪者說,一家四口經過伊朗逃往土耳其,遭邊境警察開槍,只剩下兒子和他活下來。
對於這批難民群,土耳其當地民眾普遍沒有好臉色,甚至當地失業率居高不下。呼籲當局關閉邊境。一名老人則表示,作為鄂圖曼的後裔,不應該讓他們失望。[127]
阿富汗當地生活不好過之外,連年戰亂更是雪上加霜。塔利班節節勝利,戰火摧殘,一名老婦人在難民營訴說,三個兒子都死了。
醫療環境也不好。雖然號稱不流血取得政權,還是許多家庭破碎所換來。[128]
一名阿富汗女大生表示被西方國家背叛。[129]
而根據《法新社》和《美聯社》報導指稱,這個基本教義派組織在1996年到2001年的五年統治期間嚴格限制女性自由,甚至強迫未成年少女嫁給聖戰士。[130]
在過去塔利班統治下,塔利班規定女性出門必須有男性家屬陪同,且必須穿全身罩袍,因而淪陷後的女性將再次失去獨自出門購物、看電影等的基本自由,而離過婚的婦女、寡婦都有可能隨時被迫與塔利班結婚,成為他們妻子或淪性奴隸。[131]
在2021年7月,美軍突然撤離巴格蘭空軍基地,隨後該基地遭受了民眾和塔利班組織的洗劫。[132]數千輛民用車和裝甲車(大多數都沒有鑰匙),一些小型武器和彈藥等約350萬件物品被阿富汗軍方接收。[133] 同年8月15日首都喀布爾淪陷,此基地內的阿富汗政府守軍直接投降,導致上述軍用物品的所有權轉移到了塔利班武裝組織手中。[134]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