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語書寫系統比較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灣話有數種相異表記系統[1],包括了漢字及衍伸文字、羅馬字等等。亦述說各式臺語的電腦字體輸入法。比較的宗旨除在提出各式臺語的特點及優缺點之外,主要盼望臺語能截長補短的提出一種主要的臺語標記方法,以做臺語文字書寫之標竿。

比較表

以下就各式目前各式臺語的拼音系統的特性,以及各式所謂的優缺點加以判別比較:

更多資訊 類別/書寫方式, 起始或制定年代/ 特色與優點 ...
Remove ads

漢羅合用

簡稱漢羅,係將臺閩漢字與上述羅馬字方案之一合用,將語音所對應之漢字不明者,直接以羅馬字書寫語音,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流行。[15]最常見的模式為漢字與白話字或者臺羅字一同書寫。這種書寫模式與日語的漢字假名合寫文韓語廢漢字前的漢諺合寫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在文字上並非自創,而是借用西方拼音文字。而目前漢羅台文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且寫法混雜。

電腦處理

Thumb
白話字用例:臺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輸入法

多數鍵盤布局輸入法皆可用於輸入拉丁文字漢字。一些可免費使用,一些為商用。

閩南語族的RFC 3066代碼注冊為nan。[16]臺灣話可用「nan-TW」表示。

使用漢字書寫臺灣話時,一些人創立他們認為不會出現的「新」字元以直接使用或假借已有的字;這些取自粵文喃字韓文漢字日本漢字中的類似用法。這些通常沒被Unicode(或者相應的ISO/IEC 10646:通用字符集)收錄,給計算機處理帶來了問題。

所有白話字所需的拉丁字元可通過Unicode(或者相應的ISO/IEC 10646:通用字符集)呈現出來,使用預組或組合用(附加符號)字元。

[ɔ]音的輸入法

2004年6月之前,與O相似但開口更大的元音[ɔ]使用「向右上方的點」書寫,但沒被分配編碼。通常的變通手法是使用(單獨的)字元「middle dot」(U+00B7,·)或者更少見的組合用字元「dot above」(U+0307)。鑒於這些遠離了初衷,自1997年起相關的提議被提交給主管ISO/IEC 10646的ISO/IEC工作組——即ISO/IEC JTC1/SC2/WG2——以為新的組合用附加符號「dot above right」分配編碼。現在被官方分配給U+0358(參見文件N159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2507N2628N269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N27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已有字型支援這個字元,如Charis SIL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