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舌尖上的新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舌尖上的新年》(英語:A Bite Of China: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New Year)是由中國中央電視台飲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派生的紀錄電影,由陳曉卿導演,李立宏解說,阿鯤配樂。影片記錄攝製組在溫嶺石塘鎮、蘇州、重慶酉陽、閩南、黃土高原、香港元朗等24個地方的43種美食。影片由愛奇藝影業、英皇(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製作,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發行,於2016年1月7日以2D格式在中國上映。
Remove ads
劇情
這是一部關於「重回時間」、「尋找年味兒」的電影,將透過中國廣袤大地上奇絕的年貨食物,串接一個個新年故事,展示東方的文化習俗,用鮮活的鏡頭語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檔案,帶觀眾重尋舊日的習俗和年味兒。
製作
鑑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出時口碑不俗,中國中央電視台與東海電影集團宣布推出紀錄片的同名電影。據透露,最初計劃是將電影將兩個年輕人尋訪美食的過程為線索來拍攝一部愛情片,希望延續的是紀錄片裡美食的精髓和人文的情懷[1]。影片預計投入高達5000萬元,啟用明星陣容,為此《十二道鋒味》主持人謝霆鋒曾獲導演邀請[2]。
但是,後來電影在廣電總局的備案資料顯示,電影並沒有按照計劃拍成愛情片,而是延續紀錄電影風格,透過中國廣袤大地上奇絕的年貨食物,串接一個個新年故事,展現「重回時間」、「尋找年味兒」的主題[3]。
影片採用最新的電影器材拍攝,以4K電影級超高清解析度畫質攝製,確保觀眾看清食材的每一個細節。而為了刻畫出肉眼難以察覺的美食瞬間形態變化,劇組還動用了高速攝影和顯微鏡攝影技術。此外,劇組前往全國35個地點尋訪60多種美食,拍攝了10000多分鐘素材,最終85分鐘的成片中呈現出24個地點的43種美食[4]。
Remove ads
原聲資料
電影配樂由《舌尖上的中國》作曲阿鯤操刀,雪梨歌劇院交響樂團演奏,《指環王》三部曲和《拆彈部隊》混音師John Kurlander和段小舟混音。專輯於2016年1月6日在蝦米音樂首發[5]。
評價
時光網評:「《舌尖上的新年》將每一個在生活中平淡無奇的人們都變成為了繪製這飲食美學的匠人,與此中這種對美食的呈現更以不僅是一種滿足人們視覺的衝擊,而更是一種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可以說這種在美食中對文化的提煉,在「舌尖」團隊手中已然遊刃有餘,使過年這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佳節,在美食之名下得以了對中國文化的深攫[6]。」
豆瓣電影上一網友評:「比起之前在電視上播放的《舌尖》日常版,《舌尖上的新年》在拍攝手法上也更為講究,剪輯方式上依然是多種美食的穿插混合剪,情節設置上卻非常節制,絕對不讓煽情搶了美食的風頭[7]。」
而鳳凰網則表示,《舌尖上的新年》可能會引發2016年開年最嚴重的觀影屏射效應,這雖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但是它注定會發生,會發生在朋友圈,吐著槽點著贊,咽著口水聽肚子叫[8]。
票房
電影於2016年1月7日上映,但票房表現不佳,截至1月12日的總票房僅為162.1萬[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