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艦長暗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舰长礁map
Remove ads

艦長暗沙(中國大陸、香港作艦長礁,英語:Royal Captain Shoal直譯:皇家船長淺灘」,菲律賓語Buhanginan ng Kanduli直譯干都里淺灘」,越南語Bãi Đồi Mồi𣺽玳瑁),位於南中國海南沙群島東部,距離半月礁東北約23海里(43公里),巴拉望島約41海里(76公里)。礁平台長3.3公里,寬約1.8公里,有若干礁石露出,西北角有礁石出水達1.2公尺,礁外緣海水急驟變深。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越南菲律賓皆宣稱對艦長暗沙擁有主權。

快速預覽 主權存議島嶼其他名稱:艦長暗沙(中華民國)艦長礁(中華人民共和國)Royal Captain Shoal(英語)Buhanginan ng Kanduli(菲律賓) Bãi Đồi Mồi(越南), 地理 ...
Remove ads

名稱

艦長暗沙的英語名稱爲「Royal Captain Shoal」,源自1773年12月17日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皇家船長號」(Royal Captain)在此觸礁沉沒,後來命名為「皇家船長號淺灘[1]

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審定公布《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名對照表》,其中「Royal Captain Shoal」被音譯為「無勞加比丹灘[2]。1939年,日本佔領南沙群島,把此礁命名爲「翁礁」,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3]

1947年10月,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布《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Royal Captain Shoal更名爲「艦長暗沙[4]

198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更名為「艦長礁」,旁註當地漁民習用名稱「石龍」[5][6]

菲律賓稱為「干都里淺灘」(他加祿語Buhanginan ng Kanduli),Kanduli為菲律賓水域特有魚類馬尼拉海鯰(學名:Arius manillensis)的他加祿語名稱。越南方面稱為「玳瑁灘」(越南語Bãi Đồi Mồi𣺽玳瑁)。

Remove ads

歷史

發現

1773年12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皇家船長號」(Royal Captain)滿載中國貨物(瓷器,茶葉,絲綢,玻璃製品,黃金等)和少數乘客,從中國廣州前往英國設在北婆羅洲北部的巴藍邦岸島英語Balambangan Island的自由貿易港。航行到第四天即12月17日,在凌晨2點半,撞到了一座海圖上沒標註的無名島礁上,後來被命名為「Royal Captain Shoal」(皇家船長號淺灘)。皇家船長號受損嚴重,在多次嘗試脫困失敗後,船員不得不放棄船隻撤離,船難共造成3人喪生。[1][7][8]

主權爭議

2025年6月19日,中國海警局指菲律賓在6月15日至18日組織多艘船隻,在半月礁、艦長暗沙鄰近海域活動,中國海警依法依規處置[9]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