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琮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琮王
Remove ads

ㄘㄨㄥˊ是1986年在浙江省餘杭縣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琮,為禮器或財富象徵,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琮之首,故稱「玉琮王」。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快速預覽 良渚出土玉琮王, 時代 ...

形制

這件玉琮呈黃白色,有規則的暗黃色瑕斑,紋飾繁復精緻。形為方柱體,內圓外方,通高8.8厘米,上下端為圓面的射,射徑17.1至17.6厘米,正中有對鑽圓孔,孔徑4.9厘米。重達6500克。

用途

根據《周禮[1]和《說文解字[2]的記載,琮是一種玉制禮器,用來祭祀地神。良渚文化玉琮之內圓外方、中有圓孔的形制,可能是先民「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