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倫·索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倫·索金
Remove ads

艾倫·班傑明·索金(英語:Aaron Benjamin Sorkin,1961年6月9日),知名美國編劇、導演和製作人。他的著名作品包括電影《白宮夜未眠》、《魔球》、《史帝夫賈伯斯》,電視片集《白宮風雲》、《新聞編輯室》,百老匯劇作《軍官與魔鬼》以及《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1]⋯⋯等。索金於2010年的《社群網戰》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2015年的《史帝夫賈伯斯》則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本獎。

快速預覽 艾倫·索金Aaron Sorkin, 編劇 ...

索金風格的劇本經常有大量的台詞,尤其適合電視的節奏,而一鏡到底的運鏡方式特別能高效表現索金筆下角色間的互動。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

索金生於紐約市曼哈頓[2]的一個猶太家庭[3][4][5][6],而後在紐約郊區的斯卡斯代爾成長[7]。索金在戲劇舞台的啟蒙甚早,幼年時就經常跟隨父母造訪戲院。在斯卡斯代爾就讀高中時期,他真正接觸了戲劇[8],在八年級時出演一個音樂劇角色。1979年高中畢業時,他已經是學校戲劇社團的副主席[9][10]

1979年,索金進入雪城大學,主修音樂舞台劇,但他第一年就在一門必修科目上無法及格,這嚴重危殆了他的從演志向。索金從大學二年級起發憤圖強,並準時在1983年取得應屆大學文憑[11]

職業生涯

1980年代,甫自大學畢業的艾倫·索金大部分時候都是收入有限的自雇者身分,只有零星的演出工作[12],有時甚至必須以派送電報維生。某一次投宿於友人家中,索金發現了一台IBM出產的打字機,當他開始使用這台機器時,「感到一股無與倫比的自信,以及從未如此強烈的欣喜。」[13]在這之後,索金開始持續地筆耕,他的第一部劇本於1984年在母校雪城大學演出,並使他開始被業界人士注意。

「我並不是要分析我自己,但我認為──這很可能是事實──我是透過寫作而入世、與這個社會有所交流的。我自小就覺得,我是一個部怎麼樣的小孩,甚至我現在也是這麼認為的。在同家人、朋友的相處上,我經常都是寡言的那一方,但當我開始寫作,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索金談棄演從寫[13]

索金的第二部劇作在1988年成功上演之後,他與姊姊黛博拉的一通電話,促使他展開下一部作品《軍官與魔鬼》的創作,而索金將這部新作品的大部分劇本都寫在了打工處的雞尾酒巾上[14],待返家後另外轉譯至電腦中。在《軍官與魔鬼》首演前,索金以遽聞達六位數字的代價,將作品權利售予製作人大衛·布朗[15]

90年代,索金與岩城娛樂訂定工作合約,他為該公司所創作的《軍官與魔鬼》(電影版本[a])、《體熱邊緣》(Malice)以及《白宮夜未眠》三部電影的劇本,在全球累計的票房達四億美元[2]。在岩城娛樂工作的期間,索金與威廉·戈德曼羅伯·雷納等人結識,兩人皆成為索金的好友兼事業夥伴。此外,索金也在此邂逅了他未來的另一半,茱莉亞·賓罕(Julia Bingham)[b][16]。在正式的劇本寫作之外,索金另外為數個電影製作擔任劇本醫師英語script doctor的有給職工作,例如:在《絕地任務》(The Rock,1996年)當中,史恩·康納萊尼可拉斯·凱吉的一些諷刺對白,就出自索金筆下[17]。在這方面他與華倫·比提有密切的合作。

索金有熬夜工作的習慣,他經常在晚上寫作,一邊播放著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運動中心英語SportsCenter」的日間賽事回放,這刺激了他將運動賽事(不僅是幕前,包括整個幕後團隊的工作細節)發想成為電視劇劇本[18]。1998年秋,《週末運動夜》(Sports Night)在迪士尼出資製作下,於美國廣播公司電視網(ABC,亦為迪士尼所有)公開放送。不過,索金對於ABC方面濫用罐頭音效的方式頗有微詞[19]

白宮風雲

白宮風雲》的發想,是索金同製作人約翰·威爾斯(John Wells)共進午餐時,一次無心插柳卻成真的例子。他向威爾斯提及,要以《白宮夜未眠》劇本當中未受注意的劇情為延伸,寫就一齣以白宮資深幕僚為中心的劇本[2][20]。威爾斯將此一構想向國廣電視網提出,但對方以當時正值陸文斯基事件為由,起初並未認真看待此一提案[c],但在一年之後同意了拍攝。

華納兄弟的製作之下,《白宮》的先導集於1999年秋播出[20],首季便獲得了迴響,在當年的黃金時段艾美獎一舉贏得了九個獎項[d][21],奠定了索金的名聲。索金在接續的第二至第四季當中繼續擔任劇本主筆,收穫了巨大的成功[22]。他評論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其說我是劇組統籌,或是製作人,毋寧說是一介寫手而已。」[18]

由於與華納兄弟方面的溝通不佳,索金在第四季播送結束後離開劇組。他並未參與第五季的製作及劇本寫作,而是選擇在本劇最終集擔任友情客串

Remove ads

紅樓金粉60號攝影棚

新聞編輯室

在寫作《社群網戰》的同時,索金亦開始著手《新聞編輯室》的劇本,此劇則是以講述一檔有線電視帶狀新聞的幕後製作過程為主[23]。此劇預計在HBO播送,遽聞兩方的協商始於2010年[24]。而為了熟悉新聞製作的流程,索金亦曾前往MSNBC福斯CNN等台的新聞部門實際觀摩、學習[25]。在接受《電視指南》訪問時,索金表示,他更多地是以媒體自身的角度來敘事,而非復述外界一般對他們的挖苦。「他們(指劇中角色)嘗試著去做對的事情,但同時也有很多層面的考量必須顧及,包括商業上的、政治上的,以及公司本身的經營等等。」[26]此外,一改此前的「架空世界」以及虛構的事件背景,《新聞編輯室》當中的世界和新聞事件都是真實的[27]

此劇的先導集於2011年1月完成拍攝,史考特·魯丁為共同執行製作[28]。9月,HBO與索金議定了一季(共十集)的劇約,並將首播定於2012年夏季[29][30][31]。而在劇集第二集播畢後(美國時間2012年7月1日),HBO旋即宣布續訂第二季[32]

Remove ads

其它

風格

索金的寫作橫跨多個平台,其作品亦各具特色。迄今,他仍維持著在個人辦公室中以雪茄度日,動輒數個小時不止的寫稿模式[7]。據索金本人描述,其寫作「是件體力活」,因為他經常需要站起身走動,將對白實際講出口做為測試[33]。在《白宮風雲》的播送期間,從未發生(如一般熱門劇碼般)劇本外流的狀況,這點曾經引起《紐約時報》的注意與報導[13],但對此索金僅表示,他其實也沒有提前策畫劇情的習慣,何況他「已經太過忙碌了」[34]。由此,可以說索金並不屬於按部就班、照表操課的寫作者,而是更偏向於一鼓作氣型的寫作節奏。此外,在電視劇本的寫作分責上,索金習慣以助手方式與他共同完成每一集的劇本,而不是讓某位寫手可以單獨決定某一集的劇情,這點則顯示了他不願假手他人的個性,被其他劇本作者認為「不夠大方」[13]。索金方面則委婉地回應:「我的確有一個團隊,但劇本的完成並不是委員會式的(過程)。」[35]

在劇本寫作之外,索金對於製作的其他層面顯得興趣缺缺。他與湯瑪斯·施拉梅(Thomas Schlamme)的合作關係始於1998年,兩人的合作延伸至《運動夜》、《白宮》和《60號攝影棚》等劇的製作。索金專注於劇本的同時,施拉梅便擔任製作、導演的角色(甚至還參與預算會),顯出了索金內向的工作個性[18]

承前所述,索金筆下的角色常有大量的台詞,但也不乏「金句」的產生(如《軍官與魔鬼》當中的「你受不住這個事實!」)。在電視劇方面,索金的標誌性特色是角色的絮絮私語,逕自嘲弄劇集中發生的事件,語中常有大眾文化的引用[36]

對於索金的評價與看法頗為極端,支持者認為「富於文化」,反對者則認為「工於浮誇」。索金的啟蒙導師威廉·郭德曼(William Goldman)認為,視覺媒體經常略去對白的重要性不看,索金則有反轉這種現象的天賦與能力[37]

Remove ads

作品

Thumb
艾倫·索金

電影

更多資訊 作品年份, 作品標題 ...

電視

更多資訊 作品年份, 作品標題 ...

劇場

更多資訊 作品年份, 作品標題 ...

客串演出

更多資訊 年份, 演出作品 ...

獲獎與榮譽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更多資訊 年份, 被提名作品 ...

個人生活

家庭

艾倫·索金的父親為版權律師,母親是教師[13],曾祖父則是國際婦女服裝工會英語International Ladies' Garment Workers' Union的創始人之一[44][45][46]。索金有一名哥哥及一名姊姊,哥哥及姊姊後來皆成為律師[13]

索金與茱莉亞·賓罕於1996年結婚,兩人育有一女,2005年兩人離婚[e][47][48]。當唐納·川普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獲勝後,索金為此撰寫了一封公開信給他的妻女[49]

報載索金離婚後曾陸續同演員克莉絲汀·錢諾維斯、作家瑪琳·多德(Maureen Dowd)以及演員克莉絲汀·戴維斯等人約會[50][51][52]

用藥史

索金早於1987年就有施用大麻和古柯鹼的紀錄,他本人則認為古柯鹼的用途是幫助放鬆[13]。1995年,在女友茱莉亞的建議下,索金曾自願前往海瑟頓基金會英語Hazelden Foundation旗下的勒戒機構,就自己的藥癮尋求幫助。2001年,他的戒藥成功甚至為其贏得了「浴火重生獎」(Phoenix Rising Award),不過,兩個月之後的4月15日,,他就在伯班克機場因持有大麻古柯鹼等藥物被捕,此時他的藥物濫用史始為大眾所知[13][53],當時正直如日中天的《白宮風雲》第二季播畢,這起事件為索金的大眾名聲蒙上了陰影。事後,他被強制勒戒,期間並繼續《白宮》的寫作[54]

2012年5月13日,索金受邀在母校雪城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說,他表示自己「已經十一年沒有食用古柯鹼」[55]

軼事

  • 在2000年9月10日的黃金時段艾美獎頒獎典禮上,索金與里克·克里夫蘭(Rick Cleveland)本應共同享有劇情類最佳編劇獎,典禮上卻僅有索金講話,克里夫蘭則沒能在時間內發表感言。《白宮風雲》的部分背景故事是取自克里夫蘭的父親:他是一名韓戰老兵,但後半生都在街頭度過。克里夫蘭以其當事人、劇本共同作者的身分,卻沒有公開發言的機會,引發輿論關注,兩人也公開舌戰了一段時間。最後,這個事件以索金道歉作結[56]
  • 索金對《白宮風雲》的取材和考證頗富自信,他曾批評國廣新聞主播湯姆·布羅考布希訪談(名為《布希時代的白宮:一探真實的白宮西廂》)過於友善,有如「送上情人節禮物一般」。在國廣方面要求下,索金為這番言論公開致歉[57][58]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