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的穆斯林麻扎,修建於19世紀末期。艾比甫·艾潔木麻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快速預覽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Thumb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傳說與歷史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原來是上阿圖什居民祭祀的麻扎,始建於10世紀末期喀喇汗王朝阿里·阿爾斯蘭汗時期,後經過多次維修[1]。1889年到1899年,上阿圖什商人穆薩巴尤夫兄弟重新修建艾比甫·艾潔木麻扎,建築師包括木汗買力阿吉、尼牙孜阿洪、艾拜毛拉等人[1][2]。即使經歷了面波震級8¼級的1902年阿圖什地震,艾比甫·艾潔木麻扎依然屹立不倒。1990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文物普查隊對艾比甫·艾潔木麻扎進行了調查並建檔[3]。200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將艾比甫·艾潔木麻扎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4]。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艾比甫·艾潔木麻扎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批覆了艾比甫·艾潔木麻扎的扎修繕工程[6]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的修建有一段傳說,相傳喀喇汗王朝時期,一些外地商人落腳在了依克薩克村,由於債務原因,很多當地村民的土地被徵收。一日,一名商人到一戶村民家中催債,然而這家一貧如洗,無力償還。儘管如此,這家村民還是傾己所有招待了商人。商人十分感動,不僅免除了這家的債務,也將其他村民的債務一併免除。商人的舉動獲得了很多人的敬重,所以稱他為艾比甫·艾潔木,艾比甫相傳是波斯語「朋友」之意,艾潔木則是波斯的名稱,艾比甫·艾潔木意為波斯來的朋友。在他死後,村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建立了艾比甫·艾潔木麻扎以紀念他[7]

Remove ads

建築現狀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依克薩克村西北處,距離阿圖什市30公里。麻扎東側、西側、南側是現代穆斯林墓地,北側為農田,麻札周圍有數十顆白楊,四周遍布紅柳[1][3]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占地面積超過227平方公尺。最初有清真寺、經文學校、門殿、淋浴室、宿舍等建築,不過這些早期建築多以不在。現在的艾比甫·艾潔木麻扎有院牆,院子內除了麻扎主體建築外,在北側新修有一座130平方公尺清真寺,和清真寺相接的有一排供看護人和較遠地區朝拜者居住的土坯房,在墓室前有8個墳墓。看護房外有一條水渠,院前還有一個澇壩。院子圍牆由紅磚和土坯構成,土坯是原有建築,紅磚則於20世紀90年重新修築,圍牆高約1.5公尺,周長超過70公尺[1]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主墓室是單層帶穹窿頂的磚木結構建築,為具有維吾爾建築風格伊斯蘭建築[1]。墓室建築材料以磚、石膏、沙、泥為主,並未使用木料、鋼材[8]。建築寬13公尺,縱深17公尺有餘,高超過17公尺,頂部為穹窿頂,底部平面呈「凸」字形[1]。其穹窿頂底部外直徑超過12公尺,內直徑9公尺有餘。有藍色花紋琉璃磚覆蓋,其上有小亭,小亭有6面窗戶,頂部也為穹窿頂。穹窿頂內部為石膏抹面,並有五處圓形石膏雕飾。穹窿頂底部內徑有36個石膏製成的小龕。墓室建築底部四角設有角柱,頂部本都有小亭,不過地震導致僅剩正面兩角的小亭,小亭上貼綠色琉璃磚[1][9]。墓室牆體內外側為磚砌,其間由土坯砌築,內牆面有石膏抹面,外牆上有5種不同的磚雕裝飾,外牆底部設置有寬0.14公尺寬的長條磚作為散水。墓室建築正面凸出有伊斯蘭拱券大龕,龕後壁為三面體,曲形上收,寬約1.8公尺的大門設置在大龕內,大門上有鐵片裝飾。大龕兩側有4個框套龕,頂部有7個框套龕,突出的兩角有頂部不設亭的扶壁[1][9]。窗洞設置在墓室的兩個側立面和背面,共有4處,每處設置有桃心狀鐵藝欄杆,窗洞外牆有石膏雕塑。墓室東北角有一旋轉樓梯通往屋頂,共有18個踏步,並無扶手。墓室內有重新修建的墳墓,主要材料為長條磚和草泥[1][3][10][1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