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聯通信人民委員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聯通信人民委員部 (俄語: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связи СССР)是蘇聯政府中主管郵政、電話、電報、無線電廣播的行政機構。
Remove ads
歷史
1932年1月17日,蘇聯郵電人民委員部改稱蘇聯通信人民委員部。[1]
二戰前的兩個五年計劃(1929–1940), 蘇聯通信業快速發展。長途高頻載波通信,允許3路、4路、12路電話信號或16路電報在一路載波上同時使用。 1939年建成的莫斯科至哈巴羅夫斯克(8,600 km)3路載波使得蘇聯腹地與遠東地區有了可靠的通信幹線。1940年,莫斯科中央電報公司有22條傳真電路。1941年莫斯科至列寧格勒件在一對線路上同時運營12路電話通話。[2]
三十年代開始建設農村電話。至1940年,70%的農村地區實現了電話覆蓋,76.3%的國營農場, 9.2%的集體農莊通了電話.[2]
無線電廣播網得到了快速發展。三十年代初期共產國際無線電台的功率達500 kW, 建設了一批100 kW電台。接收網絡不斷擴大,轉播中央節目的有線廣播網也建設起來。電視廣播在1939年開播。[2]
1941年至1945年的蘇德戰爭期間,從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到各方面軍的通信保持了穩定可靠。蘇聯郵政總局遞送了幾十億份信函,[2] 工農紅軍每月平均收到7000萬封軍郵。
戰時大約過半的電信局被破壞。1948年電話系統能力與裝機數量超過了戰前。[2]
1946年,蘇聯通信人民委員部改稱蘇聯通信部。[3]
Remove ads
通信人民委員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