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愷-35戰鬥機

戰鬥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u-35戰鬥機
Remove ads

蘇愷-35戰鬥機Сухой Су-35北約代號:Flanker-E)是俄羅斯製的多用途戰鬥機,在戰機世代上歸類於四代半戰鬥機;具有高航程、多用途、空優、對地攻擊等特性。本機為蘇聯時期開發的蘇愷-27所延續出的升級版本,為當前俄製蘇愷-27衍生系列中具有最高性能的機型。[4]

快速預覽 Су-35蘇-35 北約代號: 側衛-E (Flanker-E), 概觀 ...
Remove ads

發展歷史

蘇愷-27問世後,存在空對地能力非常薄弱,只能使用非導引武器的缺點。因此,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蘇愷設計局的尼古拉·尼基京率領一個研製小組,開始研究將蘇愷-27改為先進的多用途戰鬥機[5],希望其綜合作戰性能優於攔截機、殲擊機和攻擊機,從而彌補或替代已經在蘇聯空軍中服役的蘇愷-27S戰鬥機。從設計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十分苛刻的要求,因為按照多用途設計的戰鬥機在許多方面根本無法超過任何一種單一用途的作戰飛機。蘇愷-27M戰鬥機需要同時配備適合於空中作戰和攻擊導航的航空電子設備,攜帶鐳射或電視導引的智能彈藥來攻擊地面目標,此外還要求採用一種先進的線傳飛控系統來實現超機動性。於是,蘇愷-27M安裝了鴨翼和增加燃油的「濕」垂直尾翼,加裝各種新設備,這意味著直接增加戰鬥機的空重,相應地降低了作戰性能。蘇愷設計局認為,重量增加的問題有可能通過改進後的AL-31FM或AL-35引擎來解決,同時還可以通過採用複合材料和鋁合金來減輕重量。1983年12月29日,蘇愷-27M計畫獲得蘇聯軍方批准。1985年,蘇愷設計局完成了對蘇愷-27M的概念設計。[6]

實際上,蘇愷-27M戰鬥機與其說是蘇愷-27S的多用途型,不如說是一系列技術優化的驗證機。蘇愷-27M總共改裝和生產了16架,包括5架用蘇愷-27S改裝的原型機、2架靜力試驗機、6架預生產型和3架量產型。[7]這個系列中的第一架是被命名為T-10M-1,早在1988年6月28日就已實現首飛。它與蘇愷-27S之間的區別不大,只是增加了空中加油探管和採用了新型玻璃化座艙[6]

Thumb
蘇愷-27M 第一台實驗機 T-10M-1,攝於俄羅斯莫斯科中央空軍博物館
Thumb
蘇愷-27M 第三台實驗機 T-10M-3,攝於1994年范堡羅航展。留意其垂直尾翼的頂端已由蘇-27戰鬥機的切尖式設計改為平直設計。
Thumb
早期發展的蘇-35(709號機,即蘇愷-27M第九台實驗機)飛行中。注意與後來在2008年首飛及重新設計的蘇-35BM/蘇-35S所不同,早期版本的蘇-35於機身前部裝有鴨翼,以從其氣動方式上的改進達至增加飛行機動性的手段。

針對出口需要,蘇愷設計局將這種型號命名為蘇愷-35。1992年,T-10M-3原型機在英國范堡羅航展上公開並進行飛行表演。當時,總設計師西蒙諾夫在新聞發布會上樂觀地表示,蘇愷-35戰鬥機有可能在1995年正式投入生產。1996年,3架量產型蘇愷-35陸續交付給契卡洛夫國家試飛中心,期望贏得俄羅斯空軍的青睞。事與願違,1992-2002年期間,蘇愷-35並未取得任何訂單,因此蘇愷設計局於2002年開始了一項新的開發計畫,即T-10BM,儘管新舊型號間存在顯著差異,但新型號仍然沿用了蘇愷-35的名稱,後命名為蘇愷-35S。

值得注意的是編號711的蘇愷-37戰鬥機(T-10M-11),該機的最特別之處在於採用了具有向量推力的AL-31FU引擎,同時還採用了由3個多功能顯示器組成的先進「玻璃」座艙、側杆操縱和非移動的壓敏型油門杆。蘇愷-37戰鬥機在1996年4月2日首飛,當年9月在范堡羅航展上表演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超機動動作。蘇愷-37戰鬥機使用的AL-31FU向量推力引擎是原型機,向量噴嘴的工作壽命十分有限,因此,該機又重新換裝了AL-31F引擎,藉助於新型航空電子設備和新型線傳飛控系統,仍然具備了同樣的超機動能力。此後,蘇愷-37的名稱不再使用,711號原型機也於2002年12月19日在一次事故中墜毀。[6]

蘇愷-35比起蘇愷-27蘇愷-30蘇愷-33都有更大機翼引擎。更大的機鼻,更多碳纖維複合材料和鋁鋰合金機身,更大機身,更大方形尾翼。新的鼻錐中有被動式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和其他高科技的航電系統升級,包含數位線傳飛控和可以往後方發射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

二維向量推力系統也是首次於蘇愷-35上測試,其基於蘇愷-37專案的研發成果。新的3D向量推力引擎稱為117S,是為了替換現有AL-35或AL-31F引擎而研發。

蘇愷-35雷達平均輸出5kW到20kW之間。[8]

Remove ads

型號

蘇愷-27M
初始的蘇-27戰鬥機改進型計畫及其一系列的實驗機
蘇愷-35
早期型,即蘇愷-27M。
蘇愷-35UB
雙座版和教練機[9],垂直尾翼和前段機身很像蘇愷-30
蘇愷-35BM/蘇愷-35S
2008年首飛的大幅改進型,發展自蘇愷-27SM而非早期型蘇愷-35,曾非正式地被命名為T-10BM和蘇愷-27SM2,取消了前翼及機背上的減速板,改用AL-41發動機進氣道擴大,新增空中加油管,被動相位陣列雷達,航電及座艙設備亦全面升級,同時加裝後視雷達可向後方發射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2016年901號原型機被發現於露天存放於格羅莫夫試飛院。
蘇愷-35SK
蘇愷-35S出口中國的型號[10]
蘇愷-35SE
蘇愷-35S出口埃及的型號,後埃及違約未接收[11],出口至阿爾及利亞[12][13]

使用國

潛在買家/未成訂單

  •  埃及
    • 埃及空軍:2018年底訂購了24架蘇愷-35SE,原計畫2020年開始交付,2022年全部交付完畢。2020年,埃及空軍機師開始上機訓練。但美國引用《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要挾埃及空軍必須放棄這批飛機,否則就要對埃及進行二級制裁[11],2022年1月,埃及支付違約金正式取消合同,當時共青城「加加林」廠區起飛的蘇愷-35SE依然維持著埃及空軍的灰藍色迷彩塗裝,但位於垂尾上的戰術編號已經被擦除。
  •  印度尼西亞
    • 印尼空軍:2015年印尼表示有意訂購16架蘇愷-35以替換老化的F-5戰鬥機[18][19][20],2018年中簽約訂購11架蘇愷-35,準備裝備給東爪哇省伊斯瓦迪尤空軍基地的第14中隊,以保衛泗水。2020年3月12日彭博社報導印尼由於美國的壓力而取消了該交易。2020年3月18日,印度尼西亞國防部副部長薩克蒂·瓦尤(Sakti Wahyu Trenggono)表示,儘管政府面臨未知的「障礙」,但並未撤銷蘇愷-35採購。2021年印尼空軍宣布新戰機的採購方向以F-15EX飆風戰機為候補[21],側面證實了蘇愷-35訂單遭擱置。2022年2月印尼與法國簽約採購42架飆風戰機,合約總值高達81億美金[22]。及後,美國於同月亦批准印尼採購F-15EX戰鬥轟炸機[23],並於翌年正式下訂24架。
Remove ads

蘇愷-35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漢和防務評論》揭露中俄於「確認協議」(Clearance Agreement)中協議交易24架蘇愷-35,部分評論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訂購蘇愷-35的動機主要是希望機上發動機的技術,以進一步推進自製軍用機的研製,但此協議中並不包含技術轉移[24]

2015年6月19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報導,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總裁尤里·斯柳薩里在巴黎航展上對記者說:計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出售24架蘇愷-35的合約[25]。部分評論認為,俄羅斯立場最終軟化同意只訂購24架,而非先前要求的48架,與2015年4月J-11D首飛有關,但也有評論認為,即使J-11D的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在性能上超蘇u-35S的被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蘇愷-35S也可以藉本身優越的向量推力引擎性能獲得解放軍空軍的青睞[26]

2015年11月19日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生意人報》報導雙方簽署了24架蘇愷-35的合約。俄羅斯國家工業和科技集團(Rostec)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證實此事[27]。但2018年5月24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表示,2015年簽署的24架蘇愷-35S合約價值約25億美元[28]

2016年12月25日,蘇-35SK首批4架裝備交付解放軍

2017年5月媒體報導,南部戰區空軍某部蘇愷-35S翼尖攜帶新型電戰莢艙首次曝光,研判為L-265 Khibiny-M電戰莢艙[29];同年有俄羅斯媒體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蘇愷-35S訂購30套價值5400萬美元(單套180萬美金)的L-265 Khibiny-M電戰莢艙。

2017年9月,有媒體報導俄羅斯同意向中國出口400具蘇愷-35S配套的F-117S向量推力發動機[30]。」

2017年11月媒體報導,俄羅斯最近交付的14架蘇愷-35已抵達中國[31],剩下的10架將於2018年交付[28]

2018年時任中國國防部裝備發展部因購買俄羅斯蘇愷 蘇愷-35 戰鬥機而受到美國制裁[32]

Remove ads

服役記錄

俄羅斯

  • 2016年1月30日,敘利亞內戰期間,俄羅斯在敘利亞拉塔基亞部署了4架蘇愷-35S型戰機。俄軍總參謀部軍官稱俄軍決定在戰鬥條件下,對蘇愷-35進行測試。[33][34][35]
  • 2022年11月30日,在俄中「東京急行」巡航行動期間,俄方除了派出轟炸機,亦同時派出蘇愷-30戰鬥機及蘇愷-35C戰鬥機伴飛[36]
  • 2023年3月20日,美軍兩架B-52H轟炸機飛入波羅的海近俄國領空,俄軍隨即派出蘇愷-35升空攔截[3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2022年4月3日,一架SU-35在伊久姆區域進行對敵防空壓制任務時被烏克蘭防空飛彈擊落,飛行員跳傘被俘。這是俄軍第一架在這場戰爭被擊落的SU-35。[38]
  • 2022年7月19日,烏克蘭空軍司令部宣稱烏克蘭武裝部隊在赫爾松州新卡霍夫卡地區擊落一架俄羅斯蘇愷-35戰機。然而,有關消息要到翌年3月,才通過墜機現場照片確認[40]
  • 2023年5月13日,俄軍一架蘇愷-34、蘇愷-35戰機與兩架Mi-8直升機於同一日在烏俄邊境的布良斯克州遭擊落,對此烏克蘭官方並未即時作出回應。[41]至同年11月,烏軍證實四架飛機均被愛國者三型飛彈擊落,所有飛行員當場身亡[42]
  • 2025年6月7日,一架蘇愷-35在庫斯克地區被烏克蘭空軍擊落。[43]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

  • 2018年2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發布消息證實蘇愷-35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44];同年4月的央視軍事頻道報導《中國空軍多型戰機成體系連續「繞島巡航」》中,展示了蘇愷-35在東海與空警-2000、空警-500及轟-6K等一同進行繞臺巡航的畫面[45];5月11日首次證實蘇愷-35參與繞島巡航[46]
  • 2022年8月2日,由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人民解放軍旋即宣布將於台灣附近6塊海空域進行軍演以示反對,而央視屬下帳號「玉淵譚天」在裴洛西甫一抵達台灣時便宣布消息,稱解放軍空軍已經派出蘇愷-35飛越台灣海峽。[47]。其後,中華民國國防部稱上述說法與事實不符[48][49]

圖集

Thumb
蘇愷-35於2013年巴黎國際航空太空展飛行表演。

參見

相關開發

類似型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