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荷花池大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荷花池大桥map
Remove ads

荷花池大橋是一座跨越金沙江的公路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攀枝花市。因其北岸是東區弄弄坪片區向陽村街道西部的荷花池,所以得名荷花池大橋。橋南則正對高山絕壁,在灰老溝口上游500米處,屬於仁和區前進鎮。大橋連接了鋼城大道(2005年前名為江北路)和金沙江大道(原名江南路)這兩條沿江主幹道。

快速預覽 荷花池大橋, 座標 ...

由於荷花池大橋在三線建設時代被編號為3005橋,故而亦被稱為〇五橋(讀作「洞五橋」)。目前荷花池大橋和〇五橋這兩個名稱均被廣泛使用。

Remove ads

歷史

攀枝花鋼鐵基地是國家三線建設重點新建項目,國家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投入巨資,並從全國抽調大量人員和物資參與基地建設,包括配套修建基礎設施。1970年攀鋼正式投產後,將向金沙江北岸的弄弄坪西渣場排放爐渣,占用北岸四川省道310線原有的一段沿江道路。為此310省道需要改至渣場對岸,於是在渣場下游和上游分別誕生了荷花池大橋(〇五橋)和新莊大橋(〇六橋)[1]。由於荷花池大橋下游4公里處已經建有渡口大橋可供跨越金沙江,故渣場上游的新莊大橋得以先行修建。新莊大橋於1972年底建成後,荷花池大橋隨之於1973年1月開工,至1976年7月1日建成通車[2]

形制

荷花池大橋由交通部北京規劃設計院設計,渡口市橋梁工程處施工。全長252.2米(一說274.3米[3]),橋面行車道寬10.5米,兩側設人行道各寬2.5米,設計荷載為汽車—18、拖—80。大橋主跨為110米鋼筋混凝土箱型薄壁無絞拱橋,拱上結構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梁柱結構,共12孔。施工中,主拱圈採用鋼拱架上安模板現場澆注辦法,鋼拱架空安裝採用懸索方案,是一次大膽嘗試。兩岸引橋為混凝土梁橋,共8孔,其中北岸5孔、南岸3孔。[2]

此橋外觀與新莊大橋非常相似。

維修

由於長年超負荷運行致使荷花池大橋出現病害,2008年8月13日承重梁混凝土出現破碎。為保證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相關規定,市政府決定對荷花池大橋採取交通管制措施。

  • 2008年8月18日零點開始,荷花池大橋限高2米通行,超高車輛分流繞行,過橋車輛限速20公里每小時。[4][5]
  • 2009年9月,經發改委核准,荷花池大橋維修加固工程立項。
  • 2010年4月,荷花池大橋維修加固工程與其它4座橋的維修加固工程一同在網上招標代理機構。[6]
  • 2012年2月,荷花池大橋維修加固工程再次在網上招標代理機構,預計項目總投資約1800萬元。[3]
  • 2012年3月,市政府對荷花池大橋進行了全面檢測,經綜合評定,該橋屬四類橋,需限制交通並進行加固維修。
  • 2012年6月,大橋封閉禁行,8月維修工程啟動,主要對主拱圈進行加固,對拱上橋墩、蓋梁、全橋的體梁進行更換。
  • 2013年1月初,工程已投資560萬元,主橋下部構造加固維修完工,1月8日起正式進入主橋體梁架設階段,之後進行橋面鋪設。[7]
  • 2013年3月中旬,維修加固工程即將完成,考慮到1990年代發生過車輛衝出荷花池大橋橋面墜江事故,決定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間加裝防撞隔離欄[8]。但截至通車並未實施。
  • 2013年3月27日,荷花池大橋結束了8個月的維修加固工程,正式恢復通車。[9]

相鄰道路

更多資訊 江北道路, 金沙江 ...

公共汽車

荷花池大橋鄰近鋼鐵和煤礦企業,雖為交通要道,但屬較荒僻路段,亦非旅遊觀光目標,公交線路僅有兩條。

更多資訊 在此停靠的公交線路, 荷花池大橋北站 ...

在荷花池大橋封閉斷道施工期間,由於南岸沿江的金沙江大道西段(原江南四路)納拉河橋灰老橋亦處於限行施工狀態,致使2路公交車無法抵達並通過荷花池大橋而被迫改道別處,僅剩5路經過此地,並造成荷花池大橋南站荒蕪。大橋於2013年3月27日恢復通車後,2路已隨之恢復原始路線。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