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內林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莫內林(英語:Monellin),又稱應樂果甜蛋白,是一種甜味蛋白質,於1969年從西非灌木「奇蹟果」(Dioscoreophyllum cumminsii)的果實中發現;它最初被報道為一種碳水化合物。[2] 這種蛋白質於1972年以美國費城的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命名,該中心對其進行了分離和鑑定。[3]
Remove ads
蛋白質組成
莫內林的化學式為[4][5]:C513H788O146N134S2[6],分子量為11.2 千道爾頓(kDa)。它由兩條非共價結合的多肽鏈組成:一條含44個胺基酸殘基的A鏈,以及一條含50個殘基的B鏈。[3][7]
莫內林A鏈(44個胺基酸):
REIKGYEYQL YVYASDKLFR ADISEDYKTR GRKLLRFNGP VPPP
莫內林B鏈(50個胺基酸):
GEWEIIDIGP FTQNLGKFAV DEENKIGQYG RLTFNKVIRP CMKKTIYEEN
甜味蛋白莫內林的胺基酸序列改編自Swiss-Prot蛋白質生物資料庫。[8][9]
莫內林具有由五個β-摺疊組成的二級結構,這些摺疊形成一個反平行β-片層和一個17個殘基的α-螺旋。[1]
在其天然形式中,莫內林由上面所示的兩條鏈組成(PDB: 3MON),但該蛋白質在高溫或極端pH值下不穩定。[1] 為了增強其穩定性,研究人員創建了單鏈莫內林蛋白質,其中兩條天然鏈通過一個Gly-Phe二肽接頭連接。[1] 這種修飾後的蛋白質(MNEI)已通過核磁共振(NMR)和X射線衍射進行研究。
除了其二級結構外,莫內林蛋白質上還發現了四個穩定結合的硫酸根離子,其中三個位於蛋白質的凹面上,一個位於凸面上。[1] 蛋白質凸面上的硫酸根離子特別受關注,因為它緊鄰一塊正電荷表面電位區域,這可能在與負電荷的T1R2-T1R3甜味味覺蛋白質受體進行靜電相互作用中很重要。[1]
甜味特性
莫內林被人類和一些舊世界靈長類動物感知為甜味,但其他哺乳動物並不喜歡。[1] 莫內林的相對甜度因評估時所參照的甜味劑不同而異,是蔗糖的800到2000倍。據報道,按重量計算,它比7%的蔗糖溶液甜1500-2000倍[10][11][12];而與5%的蔗糖溶液相比,按重量計算則甜800倍。[13]
莫內林的甜味 onset 較慢,並帶有持久的餘味。像神秘果素(miraculin)一樣,莫內林的甜度也取決於pH值;該蛋白質在pH值低於2和高於9時沒有甜味。將這種甜味蛋白質與填充劑和/或強力甜味劑混合可以減少持久的甜味,並顯示出協同增甜效果。[14]
在低pH值下加熱超過50°C會導致莫內林蛋白質變性,從而失去甜味。[14]
到目前為止,已報道了五種高強度甜味蛋白質:莫內林(1969年)、奇果素(thaumatin)(1972年)、彭塔定(pentadin)(1989年)、馬賓林(mabinlin)(1983年)和布拉澤因(brazzein)(1994年)。[15]
作為甜味劑
莫內林可用於甜味化某些食品和飲料,因為它是一種易溶於水的蛋白質,具有親水性。然而,它的應用可能有限,因為它在高溫條件下會變性,使其不適用於加工食品。它可能適合作為非碳水化合物餐桌甜味劑,特別是對於需要控制糖攝入的糖尿病患者等。[1]
此外,莫內林從果實中提取成本高昂,且這種植物難以種植。目前正在研究替代生產方法,例如化學合成和在微生物中表達。例如,莫內林已成功在酵母(Candida utilis)中表達[16]並通過固相法合成。[17] 通過酵母生產的合成莫內林被發現比0.6%的糖溶液甜4000倍。
法律問題是其作為甜味劑廣泛使用的主要障礙,因為莫內林在歐盟或美國沒有合法地位。然而,它在日本被批准為一種無害的食品添加劑,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現有食品添加劑清單(由JETRO以英文發布)。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