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萧统
Remove ads

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太子文學家梁武帝長子,其母為貴嬪丁氏

快速預覽 蕭統, 姓 ...

生平

Thumb
昭明太子墓前石刻,現位於南京博物院

天監元年(502年)十一月立為太子

普通七年(526年),蕭統為其母丁貴嬪選定墓地,宦官俞三副在蕭衍面前進讒,說太子選擇的墓地會對蕭衍不利。蕭衍此時已經六十多歲,對生死之事頗有忌諱,便下令讓蕭統將墓地改為俞三副新選的地方,之後有道士對蕭統說俞三副選擇的地方風水會對他不利,只有通過厭禱的方式才能化解,於是將一隻蠟燭鵝和一些物品埋在了墓地旁邊長子的位置。此時此事只有太子親信知道,不過不久後太子親信鮑邈之因為做錯事被蕭統疏遠,便向乘機向蕭衍進言說太子暗中行巫蠱之事。蕭衍盛怒之下要一查到底,多虧大臣徐勉勸阻下才作罷,然而蕭統便因蠟鵝厭禱的事件與父親的關係漸漸疏遠。

後來蕭統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中大通三年(531年)去世,死後「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其墓在南京市東北郊,日後稱安陵或安寧陵

梁武帝召蕭統之子蕭歡回京,欲立為皇太孫。但蠟鵝厭禱之事始終讓蕭衍難以釋懷,並仍對蕭統猜忌未果,便遣返蕭歡,立蕭統胞弟蕭綱為太子,進封蕭統諸子為王。

Remove ads

後事

蕭統第三子蕭詧555年於江陵即位為西梁皇帝,追諡蕭統為高宗昭明皇帝

侯景之亂期間,其子蕭詧攻打叔父湘東王蕭繹,部將杜岸叛變,蕭詧因此處決杜岸並滅其族,幼兒閹割,挖其家族墳墓,挫骨揚灰。後來杜岸兄杜崱兄弟隨蕭繹軍收復都城建康,為了報仇,挖掘蕭統的安寧陵,挫骨揚灰,以為報仇,蕭繹也不怪罪[1]

學術

蕭統編纂了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文選》(人稱《昭明文選》)。很多梁代以前的文學作品賴此得以保存。

著名的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其中「三十二分則」的編輯,即是昭明太子所作。原本長篇連貫的經文,經過他整理成為容易傳誦理解的三十二個分則,各段並補充濃縮精要的副標題。

由於昭明太子與其父親對佛教教義流通的貢獻,禪宗寺廟時常以梁武帝昭明太子父子合祀為護法神

昭明太子與謝靈運被視為維摩菩薩護法神

家庭

更多資訊 蕭統家族 ...
Remove ads

父母

  • 父 梁武帝蕭衍
  • 丁令光:貴嬪→皇太后(追尊),謚穆太后

兄弟

  • 第二弟 蕭綜:豫章郡王,字世謙
  • 第三弟 蕭綱:晉安郡王→皇太子→皇帝,字世讚,謚簡文皇帝
  • 第四弟 蕭績:南康郡王,字世謹,謚簡王
  • 第五弟 蕭續:廬陵郡王,字世訢,謚威王
  • 第六弟 蕭綸:邵陵郡王,字世調,謚攜王/忠壯王
  • 第七弟 蕭繹:湘東郡王→皇帝,字世誠,謚孝元皇帝
  • 第八弟 蕭紀:武陵郡王→皇帝,字世詢,謚貞獻王

妻妾

子女

注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