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安演習
中華民國年度軍民聯合防空演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萬安演習是中華民國的軍民聯合防空演習代號,由中華民國國防部依據中華民國政府頒佈之《國防法》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規範,辦理演習與訓練,驗證動員作戰能力與年度動員準備計畫之適切性,提升緊急應變能力。相較於漢光演習是以軍事單位為主體的例行性軍事演習,萬安演習是以平民為主體的例行性民防及防災演習,兩者通常同步進行,以模擬與驗證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時的軍民聯合動員防衛能力。[1]
![]() |
簡介
萬安演習為中華民國國軍每年動員類重要演習項目之一,該演習自1978年起每年實施一次。2002年以前,演習由軍方主導、縣市地方政府配合演練,2003年萬安26號演習,改由地方首長主導、軍方配合演練,而該演習的目的在檢驗各縣市政府行政動員準備與區域內的重要基礎建設安全防護作為,驗測動員、民防、緊急醫療、反恐怖攻擊、災害防救及核子事故等各種機制的協同運作,強固「國土安全防護網」效能,並強化全民防空作為與整備,提高敵情警覺,以強化全民國防共識,期落實「全民防衛」目標。
「萬安演習」期間,依據《民防法》第21條「為減少空襲時之損害,國防部得會同有關機關實施防空演習,命令實施疏散避難與交通、燈火、音響及其他必要之管制」;違反疏散避難命令者,並得依同法第25條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防空疏散避難,時間為30分鐘。自發放緊急警報起,實施人、車聚集和交通管制至發布解除警報信號為止。[2]2020年和2021年,因應COVID-19疫情,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為避免群聚感染,只施放防空警報及發送「空中威脅告警系統」手機警訊,不實施人、車管制及疏散避難。
Remove ads
實施範圍
歷年演習
1978年4月29日下午兩點半到下午四點半。
- 2003年10月15日實施
- 本次演習在不同區域分別在清晨、中午、下午、夜間實施。
- 2011年5月18日實施
- 2012年5月8日實施(僅發放警報,不實施人員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
- 2013年4月及5月實施
- 2014年2月26日至5月9日止實施災害防救演練,5、6月間區分北、中、南、東及外、離島等7個地區實施防空演練。
實施30分鐘防情傳遞、警報發放,以及人、車疏散、交通管制等演練。
實施30分鐘防情傳遞、警報發放,以及人、車疏散、交通管制等演練。
實施人車管制及人員疏散避難。
人、車在警報發放後進行疏導、就地疏散避難。
萬安42號演習於2019年5月27日至30日分7個地區執行防情傳遞、警報發放、燈火管制、人車疏散避難、交通管制及戰災搶救演練。
本次演習因配合防疫措施避免群聚及不影響民眾上、下班(學)與主要作息原則下,「不實施」行人及車輛疏散避難與交通管制。
2021年「萬安44號」演習於9月15日全國同步登場,今年受疫情影響,演習期間,只在當天下午1時30分至2時發放警報,不進行人車疏散及交通管制。
2022年「萬安45號[14]」演習於7月25日到7月28日分區舉行,2022年的演習亦特別從北中南選出3里(台北市信義區廣居里、台中市南屯區豐樂里、台南市永康區東橋里),實施車停人就近疏散,民眾在聽到警報聲後需下車,按民防人員的指示或自行前往防空避難設施進行避難。後來台北市長柯文哲決定從只有信義區廣居里改成全台北市一起實施車停人就近疏散。
這次萬安演習在台灣時間7月24日(一)至7月27日(四),於全台灣各縣市輪流進行;本次為「萬安46號」演習,時間在下午1:30~2:00,全台22縣市將選定1行政區,仿真進行「車停,人就近疏散」及「實際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演練。
除了新竹市、嘉義市各擇1個區,其餘20個地方政府各擇2個鄉(鎮、市、區)重點驗證民眾實際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