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驃
香港馬評家、男演員、歌手及主持人 (1933-200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驃(英語:Bill Tung Piu,1934年3月30日—2006年2月22日[4]),原名朱文彪,其後過繼給香港賽馬會時任高層董子賢並易姓,是香港馬評家和著名影視演員、歌手及主持人。
董驃生於香港練馬師世家,曾任騎師、練馬師。1967年起,董驃主持香港賽馬節目近40年,以風趣幽默、勇於批評見稱,因此台前幕後眾人皆尊稱其為「驃叔」,其後的不少電影作品中亦為他保留此稱呼。董驃曾有一經典金句「我係董驃,你唔係;我講馬,你要聽」,意思為「我是董驃,你不是;我評馬,你要聽」,是他在1980年代為亞洲電視主持賽馬節目時的招徠口號。董驃的馬評家薪酬,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Remove ads
生平
董驃一生離不開「馬」,其祖父朱炳友乃香港首位華人練馬師,其父亦繼承祖業;母親是北京人,故亦曾自稱國語了得。[5] 董驃則於香港島渣甸山(鄰近馬場所在的跑馬地)的怡和馬房出世。其名字「驃」解作馬匹奔馳的形態,亦可解為「驍勇強悍的人」。他從小即與馬一起成長,8歲開始騎馬,13歲便跟父親學習練馬,以第1名之成績畢業於戰後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首屆騎馬人訓練班。1950年代董驃成為香港第1位職業騎師到新加坡、英國等地出賽,二戰一捷。而董驃早年就讀跑馬地寶覺小學[6]。
董驃曾於《香港商報》、《騎師日報》、《東方日報》撰寫馬經。並曾為《好彩日報》做主筆[7]。1967年,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開始轉播賽馬,董驃被招攬作馬評人;後來曾替《成報》撰寫專欄《董驃小語》,每稿高達港幣5000元。[8]中間除有兩年因麗的電視改播回力球因而失去賽馬播映權,董驃替香港電台講馬外[9],董驃一直留在麗的電視主持賽馬,特別是夜間節目《賽馬結果》。到1982年麗的電視改成亞洲電視後,依然如故。
由於董驃對馬匹及馬圈認識廣博,而又風趣幽默、口才了得,加上經常以辛辣言詞批評騎師甚至香港賽馬會,因而深受馬迷歡迎,甚至吸引部分根本不熱衷賭馬的觀眾。1997年亞視喪失賽馬播映權,董驃即刻光火的道:「叫他去死啦!他們想自殺呀!亞視播得好好的,又轉給無綫做,搞得一塌糊塗!」董驃更曾言,賽馬對香港社會安定有助:「六七年,馬季開鑼,滿街的土製菠蘿(手榴彈)突然少了,令人疑慮的反而是操控這賭局的人。」1998年,練馬師夏志信曾大罵「中國大陸人是狗」,董驃曾挺身而出指責香港賽馬會高層不對夏志信的言論有所行動,而不了了之。
在1967-69年麗的電視停播賽馬兩年間,董驃主要為香港電台主持賽馬節目,亦一度令香港電台的收聽率大幅上升。1997年9月,董驃獲澳門賽馬會獲發練馬師牌照,正式成為練馬師;其馬房的鎮倉寶「仗義執言」更一季內奪得七捷,並成為1997-1998年度馬匹最佳表現獎第一名。首季驃叔更贏了64場頭馬,使他成為澳門第一位首季獲發練馬師牌照便奪得冠軍練馬師榮銜之人。
2000年在澳門重組「講馬鐵三角」,與卡洛斯及熊良錫再度攜手在螢幕前講馬,2001年期間在商業電台主持《驃叔共敘930》;2003年7月宣佈放棄澳門練馬師牌照,並辭去評馬人職位。2003年至2004年,董驃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季賽馬節目,吸引了不少本來收聽商業一台的聽眾轉聽,至2005年因身體欠佳被迫終止主持節目。董驃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替香港賽馬會於2005年3月8日晚上11時至11時30分在翡翠台播出與演藝名人兼馬主阿叻(陳百祥),在《點止打吡咁簡單:一哥登場》特輯中暢談當屆的香港打吡大賽[10]。而董驃最後一次聲音露面是2005年香港打吡大賽賽前,用電話替香港電台作沙圈評論。
2005年7月董驃因身體毛病而宣告退休,此後多次入院。2006年2月16日,董驃因心肺等疾病入住銅鑼灣聖保祿醫院,及至2月22日董驃因肺衰竭於該醫院逝世,享壽72歲。[1]
董驃過世後於2006年3月13日舉殯,香港藝人曾志偉、成龍、張學友、麥嘉、時任香港賽馬會董事局主席夏佳理、香港馬評人梁建民、時任社會民主連線主席黃毓民及香港政府行政人員蔡約望為其扶靈。黃毓民兼致悼詞。[11][12] 翌日下午遺體在沙田富山火葬場火化。[1]
王亭之祭董驃文,原載於董驃治喪委員會印刷之紀念董驃小冊子,並由丁羽宣讀[13][14]:
“ | 維西元二千又六年,歲次丙戌,於農曆二月十五日,家人友好後學,同祭於董驃公之靈前,肅穆哀痛而悼之曰:
幼遭危難,遂成孤兒。長而立志,馬圈名馳。污泥不染,不蔓不枝,立言正大,公眾是依。一言雷動,發揭奸私。天崩地裂,悠然自怡。志在社會,豈肯然疑。同聲相應,正語嚴詞。 及於晚輩,扶掖切磋。獎之勵之,如琢如磨。琢玉成器,琢木成舵。期其卓立,不黨不阿。良心天地,勿論親疏。馬迷非少,權貴非多。公眾利益,維護唯呵。得公長養,芝蘭滿坡。 偶然遊戲,粉墨登場。富貴逼人,四海名揚。警察故事,助弱鋤強。形象如在,寧不哀傷。遽然而逝,慟我肝腸。永留典範,地久天長。英魂上界,辰宿列張。維公尚饗,奠以壺漿。 王亭之哭輓 |
” |
Remove ads
演藝生涯
董驃生活除了與馬分不開外,對戲劇也甚有淵源。他年少時曾加入「中原劇藝社」,首部演出電影為《朱門怨》,時為1947年;往後亦參與為數不少的電影和電視劇演出,並曾主唱過主題曲。
董驃演繹過很多角色,但尤以喜劇最擅長,與沈殿霞交情甚好,一同主演的《富貴逼人系列》、《南北媽打》、《雙肥臨門》均與沈合演夫妻,加上《富貴開心鬼》等一系列賀歲電影均在香港大受歡迎,當中不少更諷刺時弊,香港回歸前香港人爭相移民,基層市民欲借橫財改變命運的心態。其後2000年當沈殿霞舉辦「肥肥闔府統請賓FUN SHOW演唱會」時以好友身份擔任其中1名嘉賓並合唱《分飛燕》一曲。另外董驃亦曾在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電影演出,也是以風趣幽默的形象深入民心,以上影視作品皆為他使用「驃叔」之稱。這些喜劇之演出對董驃風趣的主持風格有很大影響。
儘管無綫電視時任戲劇監製曾勵珍曾於1982年游說董驃和熊良錫加盟,但由於董驃與麗的電視仍有半年合約,加上無綫人才過剩及缺乏賽馬節目,他因此拒絕過檔,結果只有熊良錫一人簽約兩年[15],故董驃除以嘉賓身份出席過少量無綫節目外,不曾在該台演出。他所有電視劇作品俱為麗的電視及亞洲電視製作,包括《鱷魚淚》、《大地恩情》、《大俠霍元甲》、《火星撞地球》、《陳真》、《鐵膽英雄》、《四大名捕》、《再向虎山行》、《變色龍》、《新變色龍》等等,當中《四大名捕》主題曲亦為董驃主唱。董驃以《大俠霍元甲》中霍恩第的出色演出為大陸觀眾所熟悉。1991年,董驃與沈殿霞合作演出情境喜劇《富貴冤家》。董驃所拍的最後一套電視劇是《南海十三郎》,在劇中飾演南海十三郎的父親江孔殷。
Remove ads
家庭
董驃結婚1次,有正室及三位紅顏知己,共有4子3女。長子董學謙因癌症英年早逝,幼子董學賢於2012年開始客串香港賽馬會官方節目[16]。由於董驃與番禺會所華仁小學首位華人校長林英偉份屬世交兼好友,故其四名兒子皆曾於該校就讀並順利畢業。其子女於加拿大有生意。[9]
演出作品
Remove ads
年度 | 劇名 | 飾演 | 備註 |
1976年 | 《大丈夫》 | ||
1977年 | 《三少爺的劍》 | 大老闆 | |
1978年 | 《郎心如鐵》 | 法官 | |
1978年 | 《鱷魚淚》 | 趙維光 | |
1978年 | 《變色龍》 | 黃大鈞(Tony) | |
1978年 | 《新變色龍》 | 黃大鈞(前議員) | |
1978年 | 《巨星》 | 苗國柱 | |
1978年 | 《吾家有女》 | ||
1978年 | 《十二生肖》 | ||
1979年 | 《天蠶變》 | ||
1979年 | 《怒劍鳴》 | 余大海 | |
1980年 | 《大內群英》 | 皇叔 | |
1980年 | 《人在江湖》 | 古澤民 | |
1980年 | 《大地恩情》 | 容鶴齡 | |
1981年 | 《大俠霍元甲》 | 霍恩第 | |
1981年 | 《出線》 | 梅灼然 | |
1982年 | 《火星撞地球》 | 何標 | |
1982年 | 《陳真》 | 皇甫一驃 | |
1982年 | 《家姐、細佬、飛髮舖》 | 安德魯 | |
1983年 | 《鐵膽英雄》 | 忤作九(韋俊) | |
1983年 | 《再向虎山行》 | 容滄海 | |
1984年 | 《四大名捕》 | 諸葛正我 | 劇集又名《四大名捕會京師》,主題曲《四大名捕》由董驃主唱[17](參考資料連歌詞) |
1991年 | 《富貴冤家》 | 梁蘇 | 與沈殿霞合作演出情境喜劇 |
1999年 | 《南海十三郎》 | 江孔殷 |
Remove ads
- 麗的電視 《QQ》
音樂專輯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