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提姆·柏內茲-李

英國電腦科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蒂姆·伯纳斯-李
Remove ads

提摩西·約翰·柏內茲-李爵士,OM KBE FRS FREng FRSA FBCS(英語:Sir Timothy John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1],暱稱為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英國電腦科學家。他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網站和第一個網頁瀏覽器,讓普通使用者能夠訪問和瀏覽網頁。1990年12月25日,他成功利用網際網路實現了超文字傳輸協定客戶端與伺服器的第一次通訊[2][3][4]

快速預覽 出生, 職業 ...

柏內茲-李是全球資訊網協會的主席,1994年創立了全球資訊網協會,為關注全球資訊網發展而創辦的組織。他也是全球資訊網基金會英語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的創辦人。柏內茲-李還是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主席及進階研究員[5]。同時,柏內茲-李是網頁科學研究倡議會的總監[6]。最後,他是麻省理工學院集體智慧型中心諮詢委員會成員[7][8]。2011年,他被任命為福特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9]

2004年,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向柏內茲-李頒發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10][11]。2009年4月,他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2][13]。他被《時代》雜誌列為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上,他獲得了「全球資訊網發明者」的美譽。柏內茲-李本人也參與了開幕典禮,在一台NeXT電腦前工作[14]。他在Twitter上發表訊息說:「這是給所有人的」[15],體育館內的液晶顯示器光管隨即顯示出文字來[14]。2017年,他因「發明了全球資訊網、第一個瀏覽器和使得全球資訊網得以擴充的基礎協定及演算法」而獲得2016年度的圖靈獎[16]

Remove ads

早期生活和教育

柏內茲-李出生於英國倫敦[17],是康威·柏內茲-李英語Conway Berners-Lee瑪麗·李·伍茲英語Mary Lee Woods四個孩子中的長子。他的父母都是電腦科學家,他們均參與過全球第一台商業電腦曼切斯特1型的研發[18]。他在辛山小學念小學,然後在1969年至1973年間,在倫敦西南部的伊曼紐爾公學念中學[1][10]。提姆在童年時期是個鐵道迷,他從焊接鐵道模型中學到了不少電子學知識[19]。1973年至1976年間,他就讀於牛津大學王后學院[1],並獲得一級榮譽物理學士學位[1][17]。在大學期間,柏內茲-李從維修店購買了一台舊電視機製造了一台電腦[20]

生涯

Thumb
柏內茲-李相片,攝於2005年

畢業後,柏內茲-李在多塞特郡普爾Plessey英語Plessey電信公司擔任工程師[17]。1978年,他加入多塞特郡芬當的D. G. Nash公司,替印表機編寫了排版軟體[17]

1980年6月至12月間,柏內茲-李在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擔任獨立承包人,在那段時間裡,他提出了一個構想:建立一個以超文字系統為基礎的專案,方便研究人員分享及更新訊息[21]。同時,他建立了一個原型系統,叫ENQUIRE[22]

1980年,柏內茲-李離開CERN後,轉而任職於約翰·普爾圖形電腦系統有限公司,該公司位於英國伯恩茅斯[23]。在這間公司裡,他參與的計劃是一個遠端程序呼叫[24],從而獲得了電腦網路經驗[23]。1984年,柏內茲-李以研究員的身分重返CERN[22]

在1989年的時候,CERN是全歐洲最大的網際網路節點。柏內茲-李因此看到了將超文字系統與網際網路結合在一起的契機:

「我只要把超文字系統和傳輸控制協定域名系統結合在一起,然後─搭啦!─就有了全球資訊網[25]...建立全球資訊網真是一份叫人絕望的苦差事,因為我在CERN工作的時候,沒有它的情況是非常糟糕的。全球資訊網需要的技術,例如超文字系統、網際網路和多種字型的文字對象等等,大部分都已經設計出來了。我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廣義化步驟,要進入更高的抽象層次,把現有的檔案系統想像為一個更大的虛擬檔案系統的一部分。」[26]
Thumb
柏內茲-李在CERN時使用的NeXT電腦,成為世界上第一台網路伺服器

1989年3月,他寫下了他的初步構想,並在1990年重新開發組態系統。然後被他的經理麥克·森德爾(Mike Sendall)所接受[27]。他使用與ENQUIRE系統相似的概念來建立全球資訊網,為此他設計並構建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他的軟體還可以作為編輯器(稱為WorldWideWeb,能在NeXTSTEP作業系統上執行),他還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伺服器,CERN httpd(超文字傳輸協定守護行程的縮寫)。

「麥克·森德爾買了一台NeXT cube進行評估,並交給提姆。提姆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實踐了構想,感謝NeXTStep的軟體開發系統的良好品質。這個原型提供所見即所得的瀏覽或編寫!現時用於「上網衝浪」的瀏覽器只是一個被動的視窗,剝奪了使用者的貢獻。在參與一些會議的時候,提姆和我嘗試為系統找到一個吸引人的名字。我確定這個名字不應該再取自希臘神話...提姆提出了「全球資訊網」。我非常喜歡這個名字,除了很難用法語發音......」羅伯特·卡里奧,1995年11月2日。[28]

世界上第一個網站在CERN搭建,而CERN則位於法國邊境[29]。網站在1991年8月6日上線:

Info.cern.ch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及網站伺服器。網站在一台位於CERN的NeXT電腦上運作。第一個網頁位址是http://info.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它是全球資訊網計劃的訊息收集中心。通過建立自己的網頁,瀏覽者能夠更多地了解超文字系統及技術細節,甚至能得知如何在網站上尋找訊息。我們並無全球資訊網原始頁面的截圖,而網頁每日也會隨著全球資訊網計劃的發展而改變。各位能在全球資訊網協會網站上看到複製品。」

這個網站解釋了全球資訊網是什麼,使用者如何使用瀏覽器,如何建立網頁伺服器[30][31][32][33]

1994年,柏內茲-李在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全球資訊網協會。它的成員包括多間建議全球資訊網進一步改善自身品質、有意建立標準的公司。柏內茲-李宣布全球資訊網完全免費的,不申請專利權,不徵收專利費,因此,人人都能輕易用上全球資訊網[34]

2001年,柏內茲-李成為了東多塞特古蹟信託會名譽保護人,他在東多塞特居住過[35]

2004年12月,柏內茲-李接受了英格蘭南安普敦大學電子及電腦科學學院電腦科學主席一職,研究語意網[36][37]

柏內茲-李在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承認網址中的雙斜線(//)並非必要。他還表示,他可以輕易設計出一種無需斜線的URL。柏內茲-李為掉以輕心道歉,並說「這個主意在那時看起來不錯。」[38]

Remove ads

現況

Thumb
2010年3月11日,柏內茲-李在英國內政部演講

2009年6月,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宣布柏內茲-李正幫助政府改善資料庫,使其更開放、更易檢索[39]。柏內茲-李與奈傑爾·夏伯特教授(Pro. Nigel Shadbolt)都是data.gov.uk英語data.gov.uk的關鍵人物。這是英國政府的一個計劃,公開大部分官方用途資料,以再次自由使用。2010年4月,英國地形測量局公開資料,柏內茲-李為此評論道:「這是政府內部文化改變的訊號。政府理應公開所有資料,除非有合理理由保留某個資料。」他繼續說:「更具開放性、責任感與透明度的政府會給人們更多選擇,個人能輕易參與與自身有關的事件。」[40]

2009年11月,柏內茲-李創辦了全球資訊網基金會英語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41]

柏內茲-李是網路中立性的支持者之一[42],他還說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的連接供應「不應帶有任何條件」,也不應在未徵得同意的情況下,監視使用者活動[43][44]。他認為,網路中立性是一種網路人權,「如果公司、政府干涉或監視網際網路流量,基本人權會受到威脅。」[45]

柏內茲-李是公開資料學院英語Open Data Institute的總監之一。[46]

榮譽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進階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