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古婆羅米文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婆罗米文字
Remove ads

柔然文蒙古婆羅米文蒙古語ᠮᠤᠩᠭᠤᠯ
ᠪᠷᠠᠾᠮᠢ
ᠪᠢᠴᠢᠭ
)出現於六世紀突厥汗國時期所立的惠斯陶勒蓋碑文英語Inscription of Hüis Tolgoi布谷特碑英語Bugut inscription之上,立碑時距離柔然汗國滅亡只有幾十年,據信是用來拼寫屬於蒙古語系柔然語

Thumb
字母對照表

蒙古婆羅米文是一種拼寫和音節[1]組合的,從上往下,從右向左豎寫的文字[2]。該文字有2個獨立元音[註 1],3個依賴元音[註 2](4個字符:6個音調:3個強元音和3個弱元音)和24個輔音或元輔音[註 3](20個音調)。

文字特點

Thumb
惠斯陶勒蓋碑文上的婆羅米文字

布穀特碑有四面,三面書寫粟特文,而餘下一面為婆羅米文字,曾被推測為佛教經文。惠斯陶勒蓋碑則僅有婆羅米文字。絲路綠洲的婆羅米字母文書,一律從左至右寫,行數從上而下排列,但此種文字為自上至下、自右至左的書寫順序。經婆羅米文字專家解讀,發現這種文字所拼寫的是一種蒙古語系的語言[3]。而碑文中使用的婆羅米文字由31個字符(字母)組成[4]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