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夾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夾纈是一種流行於東亞地區的傳統雕版鏤空印花防染工藝。在日本稱為板締。中國浙江溫州的藍夾纈已經列入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本的板締也已經極其少見,是日本的國有文化遺產。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7月9日) |
夾纈在中國唐朝最為盛行。夾纈製品常用於服飾面料,也用於屏風、包袱等日用品。後經日本遣唐使流傳到日本,朝鮮的夾纈工藝也是由中國傳入。18世紀後,中國的夾纈發展為單色藍夾纈;日本也向單色發展,成為紅板締和藍板締。
中國的藍夾纈在浙南民間用作婚嫁時的被面。藍夾纈的木版在浙南常用紅柴、棠梨木、楊梅、楓樹等木材製作,圖案以晚清之後流行於當地的戲曲為主。
日本的紅板締流傳於15-19世紀初期的京都地區,主要用作和服裡面穿的襯衣。轉為化學染料後,因生產和技術問題逐漸淘汰。圖案以松竹梅等吉祥紋樣為主。木版多為厚朴製作。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