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蓮花石題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蓮花石題刻(曾定名為蓮花石枯水題記,也稱蓮花石枯水位題記[1])是位於中國重慶市江津區長江中的一處枯水題刻,其時間跨度從南宋乾道中期的1171年至民國時期的1937年,約八百年,是長江上游水文的重要參考資料[2]。2000年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3]

快速預覽 蓮花石題刻, 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

概況

江津蓮花石(又稱跳蹬石跳墩石挑燈石江心砥石)位於重慶市江津區幾江街道東門外長江航道北側江水中(在幾江長江大橋東側不遠處),常年沒於水下,僅在江水特枯年份的早春時節露出水面。其全部露出水面時面積800多平方米,高程為180.89米,在江流中像一朵盛開的蓮花[4]明朝官員江淵將蓮花石列為「江津八景」之一,名曰「江心砥石」[5]

文物保護

蓮花石枯水題記於1987年1月23日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定名單[6],1992年3月19日列為原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2000年9月7日,蓮花石題刻被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3]

題刻

蓮花石由36塊大小各異的礁石交錯組成,其上有題刻共計38處,分布在11塊礁石上,計有詩詞47首(五言律詩2首;七言律詩5首;五言絕句3首;七言絕句36首;1首)其中明代3首,民國7首,其餘都是清代題刻[8];題記年份14個,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字體,年代上自南宋乾道辛卯年(1171年),下至1937年。除文字題刻外,蓮花石下部有一朵八瓣蓮花形的線刻蓮花,是目前蓮花石上發現的唯一圖案題刻。蓮花石上所留下的題刻記錄了近800年的長江枯水位情況,是水文考古重要資料。[4]

蓮花石枯水題刻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4]

  • 詠嘆蓮花石的奇特風姿;
  • 對「石現兆豐年」的祝頌;
  • 明代四川瀘州女史謝秋芳在蓮花石殉情前的絕命詩及後人對其的緬懷詩。

相傳明崇禎年間瀘州謝秋芳才色藝三絕,只與名士交往。適逢江津楊生在瀘州做官,後來兩人結識,互生愛意。此後楊生遭誣被貶,離開瀘州回江津時向謝秋芳承諾將為其贖身並結連理。然而楊生回鄉時遭風寒,後一病不起直至亡故。因久未獲音訊,謝秋芳自贖至江津找楊生,得知其已亡故後,悲痛欲絕,後受楊生好友邀請遊覽蓮花石,最終在吟詩悼念楊生後,便殉情於江心。[5]

蓮花石上鐫刻的謝秋芳絕命詩如下[1]

買舟重到幾江濱 煙水空濛夜月新
回首琵琶歌舞處 翠鈿冷落不成春

幽懷脈脈少人知 身似楊花萎地時
不耐閒情春夢冷 石蓮台畔寫愁詩

枯水位年份

舊《江津縣誌》記載:「宋乾道中刻數行鐫於江崖碧」。《重慶府志•江津縣》明代本記載:「挑燈石即蓮花石在縣北江水中不常見見則人以占豐年」。當地有「石不常見,見則年豐」的說法,意思是當此處水位較低蓮花石出露,則預示著新的一年是豐收之年。[5]

據1995年出版的《江津縣誌》記載,題刻斷續記錄了多年枯水情況,具有研究價值[1]

更多資訊 時序, 蓮花石題記年份 ...

此後,蓮花石還曾於1987年、2007年、2018年2月23日至3月3日、2021年露出水面,文物工作人員曾多次在其露出水面之時對題刻進行拓印及其他保護工作[9]。但三峽蓄水後,由於河床緩慢抬升等原因,近來年蓮花石出水頻率減少[8]。文物專家指出,因為三峽工程的建設,重慶的枯水題刻中,目前還在江心並且能自然出水的只有江津蓮花石。其餘的枯水題記,要麼變成博物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要麼搬遷岸上(奉節的「水落至此」碑),要麼一直被淹沒在江底,未來蓮花石也有不再露出水面的可能[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