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鍔故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鍔故居位於湖南邵陽大祥區蔡鍔鄉蔡鍔村(原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親睦鄉蔣家沖 ),清光緒八年十一月初九日(1882年12月18日)蔡鍔將軍誕生在此,蔡鍔當年在這裡發蒙識字度過了童年生活。 2006年,蔡鍔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蔡鍔故里景區晉升為4A級旅遊景區。[2][3]
歷史沿革
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今構保留著清代同治-光緒時期的建築特徵,為懸山頂土磚、上蓋小青瓦單層的普通農舍。[2]故居坐南朝北,正房面闊三間,一間偏房為廚房,占地面積160平方米。正房面闊三間,明間為廳堂,兩次間為臥室,總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在旁邊的民居原被辟有蔡鍔生平事跡陳列館。
該房1950年倒塌,曾被闢為橘園。1991年按原貌修復,並將旁邊的民居開闢為蔡鍔生平事跡陳列館。
2006年,蔡鍔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021年,蔡鍔故里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3]
蔡鍔簡介
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市大祥區人。近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清光緒八年(1882年)十一月初九日,蔡鍔誕生在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親睦鄉一戶貧苦農家(今邵陽市大祥區蔡鍔鄉),他年少求學時憂國憂民、奮發圖強;十三歲中秀才,十五歲入湖南時務學堂,師從譚嗣同、梁啓超等;後立志流血報國,改名為鍔,投筆從戎,遠赴日本學習現代軍事,尋求強國御辱之道。 190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與蔣百里、張孝准並稱「中國士官三傑」。歸國後,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編練新軍,整軍經武,培養軍事人才,為國防建設殫精竭慮。 1911年,他在雲南響應武昌起義,發動和指揮了「重九起義」,推翻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 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他為四萬萬人爭人格,救國於危難,在雲南舉義興兵討袁,抱病親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與袁軍頑強作戰,最終迫使帝製取消。蔡鍔以再造共和之功,被譽為護國軍神。後因喉疾加劇,赴日就醫,1916年11月8日逝世,年僅三十四歲。1917年4月,國葬於嶽麓山蔡鍔墓,為民國國葬第一人。[6]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