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薛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薛憕的曾祖薛弘敞遭逢赫連氏的變亂,率領族人避難遷居到襄陽郡[1][2]。
薛憕早年喪父,家境貧窮,親自種田贍養祖母,閒暇時就閱覽書籍。薛憕性格放蕩不羈,不拘小節,當時的人沒有覺得他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江南政權選拔人才時,大多注重世家大族,薛憕的家族世代沒有貴官顯宦,如果解褐做官,也只不過是一個侍郎。薛憕寄居他鄉,不被提拔重用,他常常嘆息說:「難道我要連續五十年戴著平民的頭巾,到死時也只是一個校尉,低眉順眼,一舉一動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呢?」薛憕常常鬱郁不得志,總是在眾人之中傲視那些達官顯貴,負才任性,從未拜訪過豪門顯貴的家門。左中郎將京兆韋潛度對他說:「你的門第並非低下,自身才能也不差,為何不放下身份多去吏部拜謁幾次呢?」薛憕說:「『世胄躡高位,英俊沈下僚』,古人都因此而嘆息,我不會這樣去做。」韋潛度對別人說:「這個少年非常慷慨有志氣,只是生不逢時。」[3][4]
北魏孝昌年間,薛憕驅馬來到洛陽。之前薛憕的叔祖薛真度與族祖薛安都獻出徐州、兗州歸附北魏,薛真度的兒子薛懷俊見到薛憕,非常親密友善。正巧遇到爾朱榮廢立皇帝,薛憕就回到河東郡,住在薛懷俊家裡。薛憕不與人交往,每天讀書,親手抄寫約二百卷書籍。只有河東郡太守元襲經常邀請薛憕屈駕光臨,以平等的禮節對待薛憕。薛懷俊經常對他說:「你回到故鄉,不經營產業,也不肯娶妻,難道是還想回到南方?」薛憕自行其樂,不改自己的志向。普泰年間,薛憕出任給事中,加伏波將軍[5][6]。
等到高歡起兵,薛憕就東遊梁、陳之間,對族人薛孝通說:「高歡阻攔大軍欺凌皇上,天下的動盪變亂才剛開始。關中是地形險要的地方,一定會有霸王占據那裡。」薛憕就和薛孝通一起遊歷長安。侯莫陳悅聽說後,請薛憕出任行台郎,授予鎮遠將軍、步兵校尉。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陳悅害死賀拔岳,軍人們都歡慶欣慰,只有薛憕對軍司傅長高說:「侯莫陳悅本來缺少才幹,又謀害優秀的將領,敗亡的命運不會太遠。我們將要被人俘虜,還有什麼值得慶賀!」[7]傅長高認為薛憕的話有道理,兩人都表現出憂懼的神色。很快宇文泰平定侯莫陳悅,引薦薛憕出任記室參軍[8]。魏孝武帝西遷,薛憕出任征虜將軍、中散大夫,獲封夏陽縣男,食邑二百戶[9]。大統元年(535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即位,薛憕出任中書侍郎,加安東將軍,增加食邑一百戶,晉爵為伯[10][11]。
大統四年(538年),宣光殿、清徽殿兩座宮殿建成,薛憕為此撰文歌頌。魏文帝又造了兩件珍奇器物:一件是兩位仙人共同捧著一隻缽,同處在一個盤子裡。缽蓋上有有山,山有香氣,一個仙人又拿著金瓶站立在器物上,從金瓶倒出水澆在山上,水從瓶中流出後傾注在器物上,煙氣從山中發出,稱為仙人欹器。一件為兩片荷葉同處在一隻盤子裡,相距一尺,中間有朵蓮花,向下垂在器物上,用水注在荷葉上,從蓮花中流出而充溢在器物內。上面雕有水鳥、雁、蟾蜍以作裝飾,叫做水芝欹器。兩個盤子各處在一個底座上,缽是圓的,而底座是方的,中間有人,象徵天、地、人「三才」。兩件器物都放在清徽殿前面,器物形狀與觥相似而呈方形,注滿水則保持平衡,水溢出便傾斜。薛憕又寫文章予以歌頌[12][13]。
大統初年,禮儀制度大多缺失,宇文泰命薛憕與盧辯、檀翥等參酌修訂。薛憕因為自認為身遭離亂,所以不聽音樂,雖然獨處幽室,臉上也常有憂傷的面容。薛憕後來因事獲罪而死。兒子薛舒繼承爵位,官至禮部下大夫、儀同大將軍、聘陳使副[14][15]。
Remove ads
家庭
- 薛煥,右光祿大夫、汾陰侯[16]
- 薛弘敞,秦州刺史、安邑侯[16]
- 薛眾慶,南梁司徒騎兵參軍[17]
- 薛舒,隋朝儀同三司、樂寧縣開國侯[1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