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藏曆新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藏历新年
Remove ads

藏曆新年藏語ལོ་གསར་威利轉寫lo gsarTHLlosar,意即「新年」),又稱洛薩羅皇節,是西藏的一個重要節日。藏曆新年的慶祝共計15天,主要的慶祝活動在頭三天。在藏曆新年的第一天會喝青稞酒。洛薩的第二天,藏族會去附近的寺廟,那裡的僧侶會舉行傳統的儀式來驅逐邪惡。在洛薩的第三天,藏族將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歡聚一堂。

快速預覽 藏曆新年, 別名 ...
快速預覽

藏曆新年雖然往往與農曆新年相近(有時差一天或一月或一月又一天),但一般不認為是文化相關的假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通常就藏曆新年放假七日(如與農曆新年日期相同或相差不久,則與春節假期合併);部分其它藏族自治地方也會放假一至三日。

不丹蒙古國也慶祝藏曆新年。尼泊爾新年稱為Losar或Lhochaar,夏爾巴人塔芒人古隆人的年齡通常都用藏曆來計算。

Remove ads

日期

絕大部分藏區都以藏曆正月初一為新年,該習俗源自於《金光明經》和藏醫四續》派的學說[1],其中《金光明經》是9世紀有由漢文轉譯為藏文的[2]。傳說藏族先民曾在夏季慶祝新年,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的望果節就是古代六月過年的文化遺存。根據《舊唐書·吐蕃傳》及《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時期曾以麥熟為新年。工布地區在每年的藏曆十月初一慶祝新年,稱「工布洛薩」(工布新年)[3][4]; 以日喀則為中心的後藏地區,農民往往提前在藏曆十二月初一慶祝新年,稱「索朗洛薩」,漢語一般譯為「農民新年」[1][2]或「農事新年」,漢語中也稱「後藏新年」。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因為當地藏族同時慶祝農曆春節和藏曆新年,因此稱藏曆新年為「阿達拉斯」(僧侶新年)[5]

由於置閏和紀日的差異,藏曆新年與農曆新年的日期不一定重合,存在重合、相差一天、相差一個月或相差一個月零一天四種情況[1][6]

歷史

洛薩的起源早於佛教傳入之時,它本是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傳統,源於苯教徒在冬季祭祀的習俗。第九代象雄王「普德貢傑」(Pude Gongyal,317年-398年)在位時期該節日與西藏本土的豐收節合併,形成一年一次的洛薩。

習俗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重視、最為喜慶和最為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有著以下習俗:[7]

  • 農民在收割時,會將第一刀割下的青稞留下來,作為歡度新年時獻給神靈的供品,牧民則要留下母牛每次生下小牛的頭道奶,用以打出酥油在新年時敬獻給菩薩。人民要把壓在箱子底一年都捨不得穿戴的最好衣服拿出來穿上,並把房屋外牆粉刷得潔白美觀,把屋子從裡到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 在準備年貨的過程中,家家戶戶會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斗,這種五穀斗是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同時,藏族家庭的主婦們會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等到過年時將「切瑪」和麥苗一併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 在藏曆年期間,親朋好友們會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薩爾桑」(新年好),在聚會上放鞭炮,喝青稞酒、酥油茶。
  • 擅長歌舞的藏族人民亦會聚集在廣場上演藏戲、跳鍋莊;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也會在此間進行。

假期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四條規定,「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洛薩歷年日期(2008年起)

更多資訊 公曆, 繞迥周期(第十五繞迥)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