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藏巴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藏巴汗(藏語:བདེ་སྲིད་གཙང་པ,威利轉寫:sDe Srid gTsang Pa),又稱第悉藏巴,藏語稱號為「後藏上部之王」,是17世紀上半葉(時值中國明朝後期)西藏地區繼帕木竹巴、仁蚌巴之後興起的世俗貴族政權。因藏巴汗政權以噶瑪噶舉派為後盾,故藏巴汗政權又稱噶瑪王朝。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10月12日) |
藏巴汗政權正式建立於1618年,亡於1642年,歷2位君主,共24年。但亦有學者將藏巴王朝從1565年仁蚌巴被推翻開始算起。
Remove ads
歷史
1565年,原本擔任仁蚌巴手下官員的辛廈巴·才旦多吉起兵造反,先後佔據了香、八囊倫珠孜、帕日等宗管轄的地域。一年後,辛廈巴的勢力範圍已囊括後藏的大部分地區。他自稱為「藏巴加波」(藏語:གཙང་པ་རྒྱ་པོ་,威利轉寫:gtsang pa rgyal po,「藏巴」即今日喀則地區;「加波」是國王的意思)。1613年,辛廈巴的後繼者彭措南傑控制了阿里地區,同時兼併四周的弱小部落。在宗教信仰上,彭措南傑崇信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曾經兩次因為宗教糾紛而出兵攻打信仰主巴噶舉派的不丹,給活佛噶瑪巴封上「衛藏之主」的印信,但卻仇視新興的格魯派。1617年,喀爾喀蒙古衛地信仰格魯派的信徒組成聯軍企圖攻打藏巴汗。
1618年,噶瑪巴派萬餘人前來救援,打敗由色拉寺僧兵與其他格魯派勢力所組成的聯軍,佔領色拉寺和哲蚌寺,殺死起事的格魯派僧人,其餘的格魯派僧侶只好逃往北方。彭措南傑因此平定動亂,使前藏大部分地區也臣服於藏巴汗。現代藏學一般將這年定為藏巴汗取代帕竹政權統治西藏地區的開始。這也是西藏歷史上「藏巴汗政權」的開端,首都在三竹節(今日喀則)。
1621年,噶瑪丹迥旺波繼任藏巴汗,他也是末代藏巴汗。1634年,四世班禪與五世達賴邀請蒙古和碩特部汗王圖魯拜琥(即後來的固始汗)入藏。1641年,固始汗發兵攻打藏巴汗,包圍日喀則的藏巴汗府邸。1642年,丹迥旺波兵敗被俘,不久遇害。固始汗繼續西進,降服後藏地區,並親自駐守日喀則,命其長子達延汗駐守拉薩,分兵控制西藏各地,成為西藏的實際統治者和和碩特汗國的建立者,被清朝順治帝封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
Remove ads
世系圖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