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藤原元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藤原元真
Remove ads

藤原元真(日語:藤原元真ふじわら の もとざね Fujiwara no Motozane */?,?—?)是日本平安時代貴族日語平安貴族歌人和歌方面,他有28首作品收錄於敕撰和歌集,初次收錄為《後拾遺和歌集》,為三十六歌仙之一。

快速預覽 藤原元真, 三十六歌仙 ...

生平

元真是甲斐藤原清邦(又稱藤原清國)的三子,其母是紀名虎日語紀名虎之女[1]。根據《三十六人歌仙傳日語群書類従》記載,元真在承平5年(935年)2月就任為加賀天慶3年(941年)12月出任玄蕃允,天慶8年(945年)10月升任為玄蕃大允天曆6年(952年)3月,他獲任命為修理少進天德5年正月7日(961年1月26日),他獲日語叙爵從五位下,康保3年正月27日(966年2月20日)就任丹波[2]。此外,根據其家集日語家集《元真集》記載[註 1],他曾經出仕於藏人所[4]

和歌

更多資訊 敕撰和歌集,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 ...

元真總共有28首和歌收錄於敕撰和歌集,作品大多靈活運用到各種名歌或歌語[6],類型方面以戀歌為主[7],也有優美清新或連結至《伊勢物語》世界的抒情作品[註 2][4]。根據收錄於《元真集》的和歌的詞書[註 3](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54[3])記載,他在12歲時已經創作和歌[10],不過他作為《後撰和歌集》時期的歌人,他的作品未獲收錄至《後撰和歌集》以至《拾遺和歌集[6]

歌合日語歌合方面,元真曾經參與天曆10年5月29日(956年7月9日)舉行的宣耀殿女御瞿麥合、天德3年8月23日(959年9月28日)的齋宮女御徽子女王前栽合、天德3年9月18日(10月22日)的中宮女房歌合[11]天德內裏歌合日語天徳内裏歌合寬弘4年1月至翌年2月(1007年至1008年)的前十五番歌合屏風歌方面,他也有參與朱雀院御屏風以及由藤原安子在天曆11年(957年)4月舉行的藤原師輔算賀日語賀の祝い五十賀[4]

Remove ads

作品

更多資訊 西本願寺本元真集版本[3], 三十六人撰版本[12] ...
Thumb
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繪卷日語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絵巻中的藤原元真,其中的和歌即此歌

這首和歌收錄於《元真集》,新編國歌大觀編號是191,詞書是「在遠行時不要縫製小袿日語小袿」(ものへいくひとに、こうちぎぬはでやる[8],《金玉和歌集日語金玉和歌集》的詞書則是「在藏人所餞別過」(蔵人所にてせんしける[13],嘉禎本、專大本和貞和本《和漢朗詠集》的詞書是「在藏人所餞別」(蔵人所にて餞す),另外《和漢朗詠集》也誤將作者記載為「清原元真」[14]。此歌的意思是在每年春天送別他人時雖然讓我深感悲傷,但是我深知更加悲傷的是留下來的總是自己,為一首感嘆自己未能在除目日語除目時獲任命為地方官的作品[15][16],意境與大江以言日語大江以言收錄於《和漢朗詠集》的作品(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34)類同[17]。此歌同時收錄於《前十五番歌合》、《三十六人撰》和《深窓秘抄[13]

首句的意思是每年,《和漢朗詠集》寫作「としごとに」。第二句的字面意思是指春天的分離,暗指每年春天舉行的除目,獲任地方官者由於赴任而與留在平安京的人分開,為定本《和漢朗詠集》寫作「花のわかれを」。第三句的意思是深感悲傷,「」用作強調,用例有收錄於《拾遺和歌集》中的作品(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50)。第四句和末句的意思是深知自己落後於人,暗指其每年春天的除目也未獲任官,與赴任者離去的悲傷相比,我深知更加悲傷的是留下來的總是自己[14][13]

家集

元真的家集日語家集是《元真集》,前半部分以屏風歌和歌合歌等公開場合的和歌為主,涵蓋朱雀院和內裏的屏風歌、障子歌、藤原師輔五十賀、天德四年內裏歌合時受雙方所託而作的30首作品以及宣耀殿女御瞿麥合等散佚歌合的和歌等等,後半部分則多為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個人和歌,推測採錄至敕撰和歌集的原始資料,大多沒有詞書[18]。版本方面,家集分為六類,推測均源自同一祖本,分別是第一類的冷泉家時雨亭文庫日語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元真集」系統、第二類的西本願寺本系統、第三類的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資經本系統、第四類的傳藤原俊成筆本(加賀切)、第五類的歌仙家集本系統以及第六類的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承空[19]

第一類和第二類

屬於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元真集」系統的有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元真集和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為家集中收錄歌數最多的一類,總共有342首,其中第69首、第112首、第115首、第132首和第174首為後來補上。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元真集是長22.6公分,寬15公分的綴葉裝,封面是源於江戶時代金銀泥花草布紋雁皮紙日語雁皮紙,其左上方的外題寫有「元真」二字,正文是楮紙,47頁著墨,書風是鎌倉時代中期,書中各處也有與正文筆跡相同的修訂和補筆,推測是在書寫完成後再以其他版本作校對而來,為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的祖本[20][21]

屬於西本願寺本系統的有西本願寺本、宮內廳書陵部藏本(書架編號511・2)、池田龜鑑日語池田亀鑑中院通茂本、蓬左文庫日語蓬左文庫藏本、醍醐本、島田良二日語島田良二藏豐前本、群書類從日語群書類従本、神宮文庫日語神宮文庫藏通勝本、聖母清心女子大學日語ノートルダム清心女子大学飛鳥井雅章日語飛鳥井雅章本(書架編號188)、京都女子大學藏飛鳥井雅章本和陽明文庫日語陽明文庫藏本等等。此類的收錄歌數多為337首,其中群書類從本以及其祖本豐前本則缺少西本願寺本的第58首、第108首、第110首、第131首、第133首、第168首、第208首和第311首[21][22]

西本願寺本的料紙唐紙、厚紙、薄紙、打曇紙、墨流日語墨流し紙和陸奧紙日語檀紙等等,86頁著墨,四頁白紙。一面五至九行書寫,以八行最多,其次是七行和九行,五行和六行則分別有一頁和八頁,和歌多為一首三行,一首兩行或分散成四行來寫的較少,以平假名混合草書寫成[23]。與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相比,西本願寺本缺少其第13首、第112首、第172首、第204首和第210首[20]

Remove ads

第三類和第四類

屬於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資經本系統的有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資經本和宮內廳書陵部藏本(書架編號510・12),收錄歌數是337首,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資經本是長23公分,寬15.2公分的綴葉裝,封面和正文同為布紋白色楮紙,其左上方的外題寫有「元 廿五」,48頁著墨,一面十行,和歌一首兩行,詞書隔兩個空格書寫,奧書是「清原肥後元輔元真也非元輔也 深養父下總春元日語清原春光息」和「永仁元十一四日書了 藤資經(花押)」,反映此版本由藤原資經書寫於永仁元年11月4日(1293年12月3日),並且推測其在抄寫過程時發現此版本並非《元輔集》,因此在封面作出修訂以及寫上勘物日語勘物「元真也非元輔也」,宮內廳書陵部藏本(書架編號510・12)則是資經本在江戶時代的手抄本[24]。與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相比,資經本缺少其後來補上的5首[20]

傳藤原俊成筆本又稱為加賀切,推測書寫自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傳稱筆者日語古筆是藤原俊成,不過筆跡並不一致,原為加賀藩的藏品,後來由古筆了任繼承。1926年,了任將其分割,並且取名加賀切,1927年通過古鏡社出版原版的完整複製本,長21.1公分,寬13.4公分,原本的封面有由藤原定家書寫的外題,收錄歌數是335首,一面行數不定,和歌則是一首兩行書寫[6]。與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相比,傳藤原俊成筆本缺少第69首、第112首、第132首、第208首、第211首、第262首和第274首[20]

Remove ads

第五類和第六類

屬於歌仙家集本系統的有正保版歌仙家集本、宮內廳書陵部藏本(書架編號506・8)、內閣文庫日語内閣文庫藏本(書架編號201・433和201・434)、靜嘉堂藏傳烏丸光廣日語烏丸光広本、京都大學藏本、廣島大學藏本、神作光一日語神作光一藏本、島田良二藏三十人集、陽明文庫藏本(書架編號10・68和212)和聖母清心女子大學藏本(書架編號190)[22]。此類的收錄歌數是335首,與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相比缺少第13首、第69首、第110首、第159首、第172首、第204首和第210首[20]

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承空本是長14.7公分,寬21.9公分的袋綴日語袋とじ,封面和正文均是有紙背文書日語紙背文書的楮紙,封面中央部分是寫有「藤原元真集」的外題,左下是承空本獨有的花押,25頁著墨,一面大多為二十行,和歌按上下句兩行書寫,奧書是「永仁六年六月廿四日於 室町宿所書寫了 承空」和「承空上人 寄進之」,反映此版本是由承空書寫於永仁6年6月24日(1298年8月2日)。承空本的收錄歌數是333首,另有5首書寫於行間(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01、215、274、286和287),與宮內廳書陵部藏丙本(書架編號501・124)相比缺少其第13首、第172首、第204首和第210首,為介乎於西本願寺本和歌仙家集本系統之間的一類[25][21]

更多資訊 版本, 底本 ...
Remove ads

古筆

更多資訊 古筆, 名稱 ...
Remove ads

文化財

更多資訊 名稱, 名義 ...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