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步青

中国数学家(1902-200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步青
Remove ads

蘇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雲亭,原名尚龍,訛作尚良[1]浙江平陽人,中國近代數學家、教育家、政治人物,中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曾獲「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的美譽。[2]

快速預覽 蘇步青, 性別 ...

1919年中學畢業後,蘇步青赴日本留學。1927年,蘇步青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並進入該校研究院,於1931年獲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受聘於浙江大學數學系,歷任浙江大學數學系主任、訓導長、教務長,並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52年後,因高校院系調整,蘇步青轉至復旦大學任教。1955年,蘇步青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並擔任復旦大學教務長。1959年,蘇步青成為中國共產黨員。改革開放後,蘇步青於1978年任復旦大學校長。1980年創辦《數學年刊》並擔任主編,並出任多個公職。縱觀蘇步青的政治生涯,其曾擔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兩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並擔任過民盟中央副主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國級領導人。[3]

Remove ads

生平

1902年9月23日蘇步青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帶溪鄉農家,為閩南裔

1915年就讀浙江省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1919年中學畢業時獲當時已調任的校長洪彥元資助獨自往日本留學。1920年到1924年在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科學習。1924年考入仙台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1927年3月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入研究院(大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28年,與松本米子結婚。1931年,獲得東北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是史上第3位取得日本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和史上第2位取得日本帝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

1933年陳建功推薦其任浙江大學數學系主任。1935年任《中國數學會學報》主編。

1945年,與羅宗洛陳建功蔡邦華陸志鴻馬廷英任教育部台北帝國大學接收委員會委員(羅宗洛為主任委員),1945年10月17日到台灣,羅主任委員新聘杜聰明林茂生2位台籍接收委員,同年11月15日正式接收台北帝國大學,羅宗洛任台大代理校長,陳建功任教務長,蘇步青任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蔡邦華任農學院院長。國立臺灣大學正式成立後,他被羅宗洛代理校長聘為首任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1946年4月與陳建功、蔡邦華離開臺灣,沈璿接任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4]

1950年任浙江大學教務長。期間一度被學生批鬥,幸得束星北仗義得救[5]。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蘇步青等一批數學系骨幹力量調至復旦大學。1953年任復旦大學教務長。1955年7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任復旦大學副校長。1958年參與籌建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下最高指示要保一批教授,復旦大學教授中有周谷城、蘇步青、談家楨劉大傑。但1972年,下放上海江南造船廠

1978年3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4月任復旦大學校長。

1979年12月6日,與華東師範大學(時稱上海師範大學)校長劉佛年同濟大學校長李國豪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鄧旭初聯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題為《給高等學校一點自主權》的文章,呼籲政府給高等學校一點自主權,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由此逐步在全國展開。[6]

1983年3月任復旦大學名譽校長。

1984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6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選舉產生第三屆全國委員會。6月28日,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推舉其為榮譽委員[7][8][9]

1988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92年任第八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2003年3月17日病逝於上海

2019年11月8日,國際小行星委員會紫金山天文台於2008年2月29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297161號小行星命名為「蘇步青星」[10]

Remove ads

軼事

蘇步青小學的時候,每天背誦《左傳》、《唐詩三百首》,小學畢業時,這2部書已經可以背熟,進入初中,老師看到他寫的作文《讀<曹劌論戰>》,不相信這是他寫的,於是叫他背誦《子產不毀鄉校》,蘇步青一口氣背完,對老師說:「整部《左傳》我都能背出來」。[11]

榮譽

外國勳章獎章

家庭

Thumb
蘇步青故居

蘇家是浙江溫州平陽的鶴佬人農家,母語是鶴佬話。蘇步青的哥哥蘇步皋比弟弟更早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現在東京工業大學)化工科畢業;1945年其隨國民政府接收人員輾轉至臺灣,在行政長官公署林業試驗所(現在的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工作,至此根紮臺灣。

1919年,17歲的蘇步青獨自到日本求學。1924年春天,他作為惟一一個中國留學生報考著名的仙台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蘇步青在帝國大學的數學教授松本教授的女兒松本米子(1905年-1986年5月23日)與蘇步青一見鐘情,1928年結婚。1931年,松本米子跟隨丈夫蘇步青定居浙江杭州。1953年,松本米子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改名蘇松本。1986年5月23日,81歲的蘇松本在上海病逝。[1][失效連結]

蘇步青與松本米子夫婦育有子女11名。其中過繼給哥哥而留在臺灣的1個兒子蘇德潤曾是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1. 蘇德晶(1928年,東北帝國大學-),長女[13]
    1. 冉曉華(1953年10月-),長外孫[14]
    2. 冉蓉
  2. 蘇德雄(1929年,東北帝國大學[13]-1986年3月24日[14]),長子
    1. 蘇小佳(王廣芝),長孫[14]
  3. 蘇德明(1932年-2019年6月8日)[15][13]
    1. 蘇小泉(樂雲仙)
    2. 蘇小霖
  4. 蘇德洋(1933年,杭州浙大-)[16]
  5. 蘇德昌(1935年,杭州浙大-),長於日本[13]
  6. 蘇德成(1937年8月13日,杭州浙大-)
    1. 蘇小雲(陳杏菊)[14]
    2. 蘇小青
  7. 蘇德宜(1940年,宜山浙大-)[13]
    1. 柏小玉[14]
  8. 蘇德新((1941-1946),湄潭浙大-)[13]
Remove ads

作品

  • 《射影曲線概論》(1954年)
  • 《射影曲面概論》(1964年)
  • 《一般空間微分幾何》(1958年)
  • 《射影共軛網概論》(1978年)
  • 《計算幾何》(與劉鼎元合著,1981年)
  • 《仿射微分幾何》(1983年)
  • 《蘇步青數學論文選集》(1983年)
  • 《拓撲學初步》(1986年)
  • 《蘇步青業餘詩詞鈔》(群言出版社,1994年)

詩作

曾作七絕題曰《夜飲子愷先生家賦贈》。豐子愷在《湖畔夜飲》提到:「有了這詩,酒味特別好(他當時正和鄭振鐸對飲,剛好看到牆上的這首詩。)。我覺得世間最好的酒餚,莫如詩句。而數學家的詩句,滋味尤為純正。因為我又覺得,別的事都可有專家,而詩不可有專家。因為做詩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詩也做得好。」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